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做足课前导读,HOLD住有效教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知识永远都是武装我们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而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为核心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涵义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和教师以问题发现为主线进行互导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问题探究学习。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教学模式要达到真正的优化,课堂要实实在在的做到高效,我们必须用好第一块着墨,从“头”做起,即导学案的设计。要实现先学后导的重要手段就是课前预习。问题导读单就是导学案的一种,如何做好和用好问题导读单呢?我结合教学做了以下思考:

  一、    “把好方向盘,明确目的地。”

  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我们要在导读单上首先打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自己要努力的方向,确定预习的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二、    承前启后,起好“引子”作用。

  一首动人的乐曲中,“引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使乐曲自然的拉开帷幕,还悄悄地渗透了整首乐曲的情绪和基调,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旋律,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导读单的设计就好比“引子”,不但要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要做到“唱响”主题。因此,设计时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新知识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作用,慢慢过渡,由浅入深,变有意为无意的进入预习内容。其次,设计内容要简而精,能够抓住重点,就例题做基础题型的练习就好了,反之学生会因为内容过多,负担过重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将《生活中的比》导读单分成了四个版块:一是温故知新,让学生以填空的方式回顾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二是我的发现,通过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后,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比?2。比和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3。怎样求比值?举例说明。三是牛刀小试:1.将除法和分数改写成比的形式。2.求比值。四是解不开的疙瘩:将预习中遇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写下来。

  三、    灵活设计,不拘于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导读单,不一定要单一的训练模式,或是书上的例题形式。例如《百分数应用题四》,是关于利息和税率相关的知识,在导读设计时就可以不印单子,让学生进行一些小调研,查一查银行近期颁布的利率情况,访一访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什么叫做利息、利率?存钱有哪些存法等等?然后再将自己仍然存在的疑问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寻求帮助解决。这样的导读设计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家校结合,促进监督,做到有效评价。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自控能力,自学能力都是有限的,这就离不开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如果有了家长的配合,那我们导读单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达到锦上添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孩子的学习劲头会更大,预习时会更努力。其次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督促学生重视导读单,认真、及时地完成导读单,这样持之以恒,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主预习,主动学习的习惯,达到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目标。因此,在导读单的设计中,我加上了家长评价一栏,使家长参与孩子学习成为了一项常规内容,加强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了预习效果,做到了评价的有效性,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另外,结构化预习的目标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逐步养成结构化预习的好习惯。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为为激发着、观察者、引导者、服务者,学生的角色是善于自主合作学习的主动者和责任者,教师要对那些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问题生成课”的学习。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高效课堂的价值就在于要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的感官动,思维动,情感动。我将秉承着这种信念坚定不移的走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实验的道路上,不断地在实践中研讨,在研讨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练就实力,HOLD有效教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