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小学秋季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6-07-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运用知识,直接参予的实践性活动。

  因此,我校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和、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的工作宗旨,本学期将围绕着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亲历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在存在的真问题,让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愉快创新的乐园,自主发展的沃土,素质教育的舞台;让学生通过活动课的亲身感受,亲身实践,获取创造的灵感,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激发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二、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原则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2.全员参与,形式多样。

  3.课内外相结合起来,课内集中辅导,课外拓展训练提高。

  4.突出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校本特色。

  四、实施过程设计及要求

  1.根据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学校组织并形成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鼓励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定期由指导老师组织辅导、训练。

  2.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由扶到帮学生思考问题,选定一些课题,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及个性发民的空间。

  3.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设计活动内容,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生活中发氙素材,进行探讨研究并解决问题。

  4.学校集中一部分课内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集中指导下进行交流研讨,还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或独立的研究活动,让他们在这些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汇报并进行成果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5.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逐步熟悉社区中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基础设施和组织机构,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6.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得到社区和家长的支持。

  五、领导工作小组

  为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切实提高实施工作中的主动性、科学性、有效性,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领导小组。

  活动组组长:张友根(校长)

  活动组副组长:左毛选

  指导组成员:卢祎旻 况水清 易奇勋 赵秋东 袁福连 丁世宗 罗敏玲     万兰珍 况红梅 张海燕

  活动组成员:全体教师

  六、活动时间、地点、教师安排:

  七、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和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课堂,做好指导,督查工作,及时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促使各学科均衡发展。

  2.教导处每天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教师每次开展活动的情况将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打分。

  3.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年级要制定年级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体现到备课中,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4.积极有效地实施活动,学习他人实践活动的经验。

  5.根据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好每次活动竞赛,学生活动竞赛的情况将纳入到教师教育教学考核中。

  6.搜集学生活动中的文字、图片等材料。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地方课教学计划    下一篇:学用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