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良好学习习惯的引领与培养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10-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洛克:《教育漫话》)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们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做计算题时,看错数字,写错符号,或是在计算时草稿纸上乱写乱画、密密麻麻、见缝插针、数字不规范书写等导致错误,还有打错小数点,少写零等;做其他题目时,草草读题,不注意单位是否统一,或忽略重点字词等,一些不应该的错误跃然纸上。如何尽可能的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以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与培养很有必要。

  引领+自省=效果

  对于学生的错题,老师要更多地去琢磨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你才能去帮助他,而不是枯燥地、简单、机械地去强调规则。只有当他找到错误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学生今天错了,明天还会错。同一道题,错误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却可能不一样。学生们各种各样的错法都有,老师还可把错题汇总到一起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互相指出出错的原因。老师帮助孩子学会自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错,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改错。

  二、精练+勤练=效果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的一项基本功,为了扎实这项基本功,我的做法是“精练+勤练”。坚持做到每日课前精选两至三式计算练习,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不允许在式子里或数字中涂黑疤,草稿上的竖式要字体稍大,字迹清楚,规范书写,间隔排列,并标上序号,方便自查。答案订正后,出错的题目先自查或帮查,找出症结所在,再改错。对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有好习惯的学生,老师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与激励,10次无误的学生升为“计算小能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有了具体的要求,加上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计算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勾画+奖励=效果

  学生的作业中,解决分数、百分数的问题时常常忽视了对“单位1”的判断,计算圆锥的体积忘记乘 ,题目中前后单位不统一、或是明明有“提高”、“降低”、“增加”、“减少”等词却视而不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勾画+奖励”的机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前,我先提醒,作业中凡是对重点词句有勾画的,说明你关注了,老师奖励有心人,加“☆”或奖励分,让学生感兴趣,久而久之,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这个技巧,不必要的错误大大减少了。

  四、评价+激励=效果

  教师要机智对待错误,让错误生成精彩。作业中的错误,让学生找到答案并能正确解答是一个方面,我更关注错误的原因,我要求学生每题必须用红笔注明病因,一月一次反思:养成了哪些好习惯,改正了哪些错误,还存在什么问题,并给自己的成长评价一个等级。全班交流,评出进步星。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了,自觉克服“低级”错误的能力提高了。多次作业无误被评为“数学小王子”、“数学小公主”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注重引领与培养,即加强自省,提出具体要求,反复训练,多元刺激,在习惯中养成习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搭建家校共育桥 铺垫学生成长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