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一项重要的条件,经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学生要掌握计算方法并不难,现在的学生都非常聪明,脑子灵活,反应快,接收新知识也非常容易。但是要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正确率,确实是比较困难。广汉市西外学校2012年底确立了《如何提高乡村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科研课题,专门以我所教的班级四年级一班做为实验班级,研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班共有学生34人,我每天上课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每次我出8道口算,2---3道笔算题供学生练习。我统计了我班2012年12月份的练习情况后发现,单次全对最多的达26人,正确率为76%,然而一星期下来,全对的最多也就12人,正确率为35%。一个月下来就更低了,看到这种数据,也许大家都不大相信,但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错误的重要原因是:一、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二、看错运算符号。如加法做成减法,乘法做成除法;三、计算错误;四、不能按要求做,如不能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五、速度慢是造成学生不能做全部正确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我班部分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很多时候都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张雨轩、秦代羚、曾杨这三位同学成绩都比较好,但是做题的速度非常慢,情况令人担忧。

  针对上述情况,我觉得,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重要前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基础,因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生的工作。首先,要树立计算应该做全对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白,计算方法掌握好了,计算就能够做到全对,这不是不可能的,而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有让学生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才能够去追求全对。第二、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做题之前要细读题目要求,看清楚数字及运算符号,切记要写清楚数字,不能出现抄错看错数字。第三、掌握了运算定律和性质,能运用简便算法的尽量用简便算法节约计算时间或减轻计算强度,从而养成用简便方法的习惯。第四、加强估算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有效检查的能力。第五、事后检查是学生最难养成的习惯,实际上检查是正确率有效提高的必要手段,长期的教学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会检查作业,不是做完后在那里玩,就是看着题目不知在想些什么。结果明明有错题他就是检查不出来,然后老师给他批改后,让他改错题,结果根本不需要你讲,他就能改正确。往往这些孩子的错误是最不应该出现的,因此,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养成检查时从头到尾再计算一次,最好是把答案摭住再计算,这样就能提高检查效率。第六、克服平时做作业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抄作业,对答案等坏习惯,时刻提醒自己应该独立完成作业。第七、养成采集错例的习惯,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把自己做错的题抄在一个本子上,经常拿出来分析,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如我发现近期部分学生的典型错例如:0÷187=1   70×80=560   125×88=125×8×80  125×32=125×8+125×4等。第八、养成和老师同学相互探讨的好习惯,学会互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从以上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练习,我班学生的计算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抄错题、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的同学减少了,老师在黑板上写题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明显加快,运算速度也有所提高。2013年的3月份,我又对班上的练习做了一个统计,学生单次做全对的人数达到了28人,正确率为82%,一周全对的达到了15人,正确率为44%,一个月做全对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做计算题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老师应该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探索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进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