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媒介或进行教学的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方式,形成优化的多媒体组合系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能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运用电教媒体,引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促进求知的内在动力,人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有一股热情,积极探索。乌申斯基也强调:“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有趣,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求知。运用电教媒体展示直观形象的画面,播出逼真的音响和激情的语言,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一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出示一幅图画,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宫殿,宫殿的顶端有一顶闪闪发光的王冠。老师说:“同学们,想不想戴这顶数学王冠?”大家都说:“想。”老师接着说:“要想把这顶数学王冠摘下来,那可不容易啊,需要闯许多关卡,而这些关卡就是数学题目,大家敢去闯吗?”这时学生激情高涨,都说:“敢。”看来,通过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求知欲。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不易讲清,学生难以明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采用电教媒体,便可在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算理通俗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事物动态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加减法 + ,这个例题的难点就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师教学时问:“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生答:“不能,因为它们的分母不一样,也就是单位‘1’分的份数不一样。”教师接着问:“那能不能把它们的分母变成一样呢?”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示图片 和 ,然后把 的图片平均分成20份,阴影部分占5份, 的图片也平均分成20份,阴影部分占6份。教师问:“把两个图片的阴影部分加起来该是几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生答:“11份,用分数表示是 。”因此可以得出: + = + =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由此可见,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抽象的思维模式形象化、具体化,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三、运用电教媒体,激活学生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把握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恰当创设情景,是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如:教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中的过一点可以画几条射线时,教师在屏幕上出示闪烁的一点,提出问题后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1条,有的说2条,有的说3条……还有的说无数条。老师问:“倒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先引出1条,再引出2条、3条……最后从多个方向引出许多条。这时教师问:“现在看来,从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这时大家齐说:“无数条。”这样,通过电教媒体使用,学生思维活跃,大胆想象,从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电教媒体,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也是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运用电教媒体,精心安排练习,既可以加大练习密度,又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得以深化。如新知识教学后,教师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一些以基本题为主的练习,在尝试练习后,再设计一些以变式题、综合题为主的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并且采用闯关游戏或其他游戏,附带上动画设计。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富有刺激性。

  由此可见,运用电教媒体,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思维模式形象化、具体化、艺术化,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    下一篇:体验让学生学得更快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