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浅谈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和谐社会要求校园在内的一切社会元素的整体和谐,而和谐校园又从本质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和谐。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和谐教育”应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主题,我认为发展“和谐教育”必须从和谐校园入手,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一、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学校行政之间、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的关系。行政之间要注意分工合作,特别是要讲团结,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校长要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及时帮助教师克服困难。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少一些猜疑,多一份关心与帮助,相互爱护,团结协作。教师更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以成人的要求来衡量他们。教师要从学生的成长发展着眼,为学生铺就“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和学会创造”的五块成功基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三个面向”视野的“四有”人才。教师要学会宽容,要“蹬下身子看孩子”和每一位孩子交朋友,教育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理解,团结互助共同翱翔在知识的蓝天上。

  二、课堂气氛的和谐

  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相互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他是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我们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内生动活泼的学习,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我们必须转变形象,风趣幽默一点,让课堂气氛活跃一点,教师可适当讲一点“闲话”。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每一处细微创造,欣赏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每一个思想亮点,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赞许学生的点滴成功。

  三、课外活动的和谐

  课外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一次好的活动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师生间的了解。课外活动可以因陋就简,从学校实际出发,如,有意义的秋游,激烈的知识竞赛,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等。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四、校园环境的和谐

  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我们首先要注重艺术的校容。”“我们所以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艺术感所求的朴素的表现。”可见,校园文化的设计,一方面来源于学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要靠制度的完善与保证,靠舆论导向,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构成强大的宣传网络,让学生受到震撼,感受美、理解美、进而追求美、创造美。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把学校看成自己心中的舞台,看成体验成功的舞台。我们都可以闪亮登场,展示自我风采。这样学校就成了师生的精神家园,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学校就是我的家。以校为家,以校为荣,全身心的工作,全身心的学习,乐此不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善待学生的错误    下一篇: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和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