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基于现在数学教学课时少,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较慢,少数学生成绩下滑等原因,我们必须要针对“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返璞归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

  1、首先要正确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定位为: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发展、最快乐的体验这三点。就是指“有效果(高)、有效率(快)、有效益(强)”。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要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外延包括:学情分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媒体手段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

  2、正确理解“备课、教学、学习”的含义。

  备课:是指“准备课”。教案设计只是一部分,还需要准备实验仪器、教具、教学挂图、录像、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补充练习题等等。

  教学:是指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怎样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得教,还得学”。是双主体的地位,老师靠学生来完成目标任务,学生靠老师来引导辅导完成学习任务。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条铁律“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总而言之,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一个目的就是学会。

  学习:是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练结合。

  3、把握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四原则:

  学练结合: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评一点。学,要让学生自主、主动去发现,也就是探究;教,要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互动探讨;练,要有针对性练习,学了,教了,会了吗,要靠练习来检验;评,要发现放大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及时反馈,才能提高。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互为主体,相互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诱导、指导、辅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师生总结。是教师带领学生“攻城破阵”,是利益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分层递进:一个课堂的任务,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或者说几个层次,采取模块学习,“学、教、练、评”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循环递进,循序渐进,一步一环,一步一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当堂达标:就是指这一节的任务目标必须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让学生尽量全部学会,课堂总结的时候,回顾一下,这一节到底学了哪些,会了哪些,我们的目标到底完成了哪些。这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标志,最基本任务,也可以说是硬性指标。

  4、理解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教师作用”四要素:

  引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要学会循循善诱,巧妙设计问题,要把一个大问题,难问题,破解成几个学生易于接受的小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最后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到答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发思维,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到达目标。

  诱导——有效保护。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后,要保护这种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学生的兴奋点在上课后的15分钟,那么如何调动保护,就得需要技巧,如加强纪律要求,表扬与批评等。教育的最大技巧就是“爱”,当你拥有一颗爱心的时候,你也就拥有了一切教育技巧,教育艺术。如导入的技巧,提问的技巧,评价的技巧,都源于爱。

  指导——有效调控。要做导演,做指挥家,就像带领学生去打仗,让学生“忙而不乱”,让课堂“活而不乱”,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辅导——有效评论。善于做评论员,及时表扬和指出错误,善于发现优点,善于发现问题,让激励产生激励,让勇气产生勇气。

  5、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方面四要素:

  教学有目标:教学目标既是一堂课的起点,又对这堂课有指向作用。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一堂课的有效与否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可能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1)深研教材。了解教材所蕴含的知识价值、人文价值及情感价值等。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出丰富的、科学的教学目标。

  (2)深研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倾向、兴趣倾向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从上述丰富的教学目标中作出一定的筛选。

  (3)深研现实。了解是否有与教材联系密切的生活现实,可以是相同的、相似的或相反的。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目标更科学,更易实现。

  教学有方法:就是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接受式教学。在方式方法上,我们要立足有效,在有所继承、有所突出、有所创新的同时,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务本求真,优化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和做交流等自主式、情境式、交互式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尝试、发现和再创造。

  教出美感:要想改变学生对数学单调、枯燥、冷漠的感官,就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多渗透美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美好享受,就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数学中蕴含的美感。在现有的数学教材中,数学的美感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美元素,把美感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感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教的有效:简单说,就是看本堂课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情感要求等。)6、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方面四要素:

  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学有效果7、有效课堂教学四反思:

  有效吗?怎样才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怎样才是最有效的?

  8、有效课堂教学六环节:

  目标提示,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当堂训练,快速反馈。

  9、有效课堂的显性标志:

  一是”有目标“,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二是”高质量“,必须当堂达标,让学生该学会的一定要学会学会,对于班级上极少数特殊的学生,在课堂上要重点关注,尽量使他们达到这一要求。

  三是”师生对话“,就是说,是”双主体“”互动的“,问题从学生那儿得出,学生能提出问题,有”问题“敢问,而不是”我讲你听“,也不是”问答式“;四是”小组落实“,把小组作为一个”小班“,有组织,有纪律,有布置,有检查,把老师的任务,学生的问题,在小组交流,在小组展示,在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快节奏不是大踏步,而是小快步,步步为营,大容量不是内容多,而是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

  六是”学练结合“,先学后教,对于某个知识模块,采取”明确目标—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跟踪训练—快速反馈“的模式,学生先学,不会的再教,接着练一练,小组里快速检查,学一点,练一点,踏踏实实的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真正让学生在课堂学会。而不是”课上不足课下补,白天不足晚上补。“(当然,从我们现在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极少数学生而言,课后还是要补一补的。)10、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有效误区“:

  应该说,从2003年新课改之后,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对于课改理念,有的教师还是”有形无神“,没有掌握精髓,细分析,当前有的课堂存在”有温度没深度“”有热度没效度“。我们所提倡熟悉的有效课堂,就是要 ”剔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倡导高效“的思想,去观察课堂,剖析课堂,反思课堂。但通过我近几年的听课,我感觉我们的课堂还存在一些误区:

  (1)”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要把握讲”经典“,练”难点“。

  (2)”小组落实“不是”小组围坐“。要利用好小组检查落实机制,实现”兵教兵“。

  (3)”启发点拨“不是”点击课件“。要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的循循善诱的问题引导。

  (4)”学生主体“不是”学生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围绕学生团团转。

  (5)”教师主体“不是”教师主宰“。要控制课堂而不是主宰课堂,要注意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

  (6)”快节奏“不是”大踏步“。快节奏是指小步快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夯实每个知识点。

  (7)”大容量“不是”内容多“。大容量是指对于每个知识点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8)”师生对话“不是”师生问答“。问题要从学生那儿得出,而不是预设好所有问题,要对话。

  总之,教师应用数学教学有效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最基本的渠道,需要做教师的我们不懈地去探索、研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    下一篇:有效课堂“四部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