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自古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运用到教学中则主要用来要求学生在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然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人风格也越发地明显,对于从前的规章制度难免表现出不服从,这对教学工作的展开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规则意识也就成了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首先要明确规则意识的定义。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如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在这些规则定义中,设定范围的共同点都是一个团体,不同的团体就有不同的规则。班集体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团体,培养班集体的规则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为教学工作更好地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每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为自己的班集体量身定制一个规则。如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里交作业的情况制定一个关于交作业的规则;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中学生手机的使用情况制定一个手机的使用规则等等。但总的来说都应尽量将班级中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规则,增加学生间荣辱与共的集体感,以群体来监督个人,达到整个班集体共同进步的目的。

  然而学生毕竟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活体,会在一个好的规则环境中进步。当他们的思维到达另外一个层面,因循守旧的规则就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现行的规则作出适当的修改,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以身作则、严格执行

  一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人比不上一个以身示范的执行者。班主任作为班集体中最重要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对于学生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所谓言教不如身教,班主任如果以自身的行为来教育学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当前社会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文明礼貌的规则,电视上、网络中以及各种大众传媒天天耳提命面地轰炸着学生的脑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遵守了这些规则的人却少之又少,可见,仅仅是宣传式的教育是不能真正将这种规则融进学生的生活中的。相反,如果学生看到班主任在遵守文明礼貌规则上的行为,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触动,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更能在这些行为上按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另外,严格执行已经制定好的规则也是实施规则的另一个保证。纸上谈兵是兵家大忌,只有严格地执行已经制定的规则,方能将此种方法长此以往地发扬下去。在规则的执行上要一视同仁,班主任切忌有所偏袒,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执法不严的印象,影响后续规则的实施。

  三、松弛有度、持之以恒

  学生毕竟是一个未成年人,对于这些规则有时候难免会表现出倦怠之情,此时,班主任应及时地在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之前对规则做稍微的调整,使学生能够稍微放松一下,但同时应在学生变得懒散之前迅速地调整回原来的状态,对松弛的掌握要做到得心应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并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方能做好。

  凡事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规则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首先自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并要将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告诫学生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同时,班主任还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坚持遵守规则,形成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并将这种长期的努力用到学习中,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新课改已经轰轰烈烈地来临了,它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也将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教师要把握住机会,在新的环境作一个积极而正确的引导者,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将这种规则意识的正面价值更好地利用起来,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学生生时间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培养高中生规则意识的思考和实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