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浅谈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7-02-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游仙区石马镇三星博爱小学  王  丹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丰富的语言和组织形态在时空中转瞬即逝,其有序、有形的美,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手段引导,对于音乐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和识谱能力都弱的小学学生而言,是很难把握与体验到的。

  图形谱是近几年来音乐教学中新起的,它在音乐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图形谱为学生的音准把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以其独特的直观性赢得了学生们的青睐。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视觉高低的图形谱的理解力远远高出无视觉高低的简谱以及规整的五线谱。

  一  什么是图形谱

  所谓图形谱,我的理解是利用一些简单易画的图形、线条来高度概括音乐旋律的走向、速度、力度等的一种乐谱。根据“图形谱”,我们可让学生在欣赏或者学唱歌曲的时候,直观地看到音乐进行中的变化、发展、重复等特点。而且,在聆听中边划“图形谱”边聆听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调动注意力。好的“图形谱”设计还能增加聆听的趣味性。

  二  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一)展示旋律走向

  小学生对简谱或五线谱是比较陌生的,加之注意力易分散,因此直观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用简单明了、结构清晰的图谱,展示旋律高低和线条的走向,吸引学生注意力,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音高感、节奏感,减轻学习负担,诱发学习兴趣。

  (二) 暗示演唱方法

  以图形谱符号表示音乐结构变化,暗示不同的演唱方法。在第一册第八课的歌曲《法国号》中,用连、断对比的图形符号表现歌曲内容,使学生较好地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如“嗡巴巴”用三把号表示,提示学生“嗡”似号声要唱得较强,“巴”要唱得轻巧,而“谁在唱歌”则用“ ~”表示,提示学生应该唱得连贯抒情。

  三、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图形谱”在欣赏教学中使用得较为普遍。结合“图形谱”欣赏,可以提高学生欣赏时的注意力。通常情况下,当旋律进行到对应“图形谱”地方,老师往往会让学生随乐曲来边听边画图谱,感受旋律进行的力度、起伏、跳跃等,所以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能集中了。除了提高注意力外,还有助于对乐曲的理解、记忆。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记忆为主,逻辑记忆为辅。“图形谱”它把复杂的乐曲经高度概括呈示给学生,形象、直观,但又不具象,它只是把乐曲旋律的进行方式展现给学生,从乐曲的进行方式中学生对作品内容与表现力的联想并没有被框死,还是给予学生充分宽广的想像空间,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正确的想像作品内容。并且,在随旋律画图谱的时候,还使学生由一个旁听者转为一个乐曲演奏的参与者,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印象也就更深刻。

  除此以外,“图形谱”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从“图形谱”的重复与变化中感知乐曲的基本结构。下面有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可以印证“图形谱”的这一功能。

  总之,课堂上运用“图形谱”这一手段来进行歌曲教学与欣赏教学,如果设计充分、运用得当是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感受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图形谱”来教学,“图形谱”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或者循序指导。有些老师让学生根据旋律来设计一段“图形谱”,但这种设计要有一些铺垫过程,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边听旋律边来设计。因为小学生他们的音高概念、节奏概念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如果我们让学生随音乐直接画“图形谱”,想让学生对作品旋律进行个性感知与创造性表现,是没有什么成效的。而且我认为对旋律特点的感知是要经过充分聆听才能掌握,只有熟知了旋律进行的特点才能设计出形象、贴切的“图形谱”。而我们也知道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一节课里充分聆听,特别是长一些的乐曲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欣赏作品运用“图形谱”教学的局限性,也是之前我一直不接受“图形谱”教学的一个原因之一。“图形谱”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理解与创造性表现上有局限,但是通过设计好的“图形谱”来辅助欣赏教学还是很成功的。我想,“图形谱”的作用是大是小,就看我们老师如何运用它并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图形谱”的功效来决定的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的训练    下一篇:音乐教育与美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