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思考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4-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康集慧

  新课程中对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给孩子和老师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现在的解决问题不在是单纯的计算技巧的教学,而是更具有实战性、挑战性、更接近实际生活。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过程中,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整理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分析信息等等,他都是横亘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坎,然而在跨越这到坎的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得到提高和锻炼。另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留给教师的空间更大了,只要教师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里都有可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在三年级上册有一道有关买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后,我又追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买集体票比较省钱,什么情况下需要各买各的,为什么?这样,这类型题目的解题模型已经在孩子脑海中有了记忆,更为值得珍惜的是,学生真正在课堂上积累了生活经验。以上是我对解决问题的浅显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的具体的做法: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首先,以例题中提供的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学校开运动会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教学例题时,我采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自主解决——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反思——比较异同”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问题由于观察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得的出答案后,我并没有满足,而是让学生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经历的同时,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从已知信息入手,先选取两个相关联的信息提出问题,算出中间量,再把中间量当作已知信息和余下的信息经过运算得出答案。如:学生根据“每行有10人,每个方阵有8行,”可以算出一个方阵有几人这个中间量,然后再乘3就可以得到答案。选找两个相关联的信息,可以算出一个中间量,然后和另一个信息经过运算得出结论,这也是这类问题解决时比较快捷、简便的方法。另外我在收集信息时,每出示一题都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由于观察不深入,没有发现3个方阵这个信息,学生补充后,我让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完整的叙述信息,又如第3题中信息过多导致学生选取信息混乱,也就是说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我就让学生以班为单位发挥集体的力量,交流筛选收集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有与同伴交流的体验。这样做既然让学生经历了,又有所收获,而不是停留在解题的表面现象上,即解题技巧上,我想这也是《课标》中将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的目标吧。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此我在每一个问题中都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说:例题中可以先算一个方阵的,也可以先算3个方阵有多少行,还可以横着看先算一行共多少人…做一做中可以…(举例)另外,练习中的习题,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算出每摞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做一做中,学生可以先算一盘有多少个鸡蛋,也可以先算有多少行,甚至还可以把8盘鸡蛋分成好几个部分来算,这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3、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出示例题后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的方法,通过在组内和班内交流,使学生能将所想与所做统一起来,达到心、手、口的统一。

  4、重视让学生说思考过程。

  在教学中,我让同学们在汇报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和同桌、在小组里说说思考过程,达到让学生能写出来就能说出来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本堂课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我还有许多的困惑,提出来请大家帮忙出出主意。

  1、解决问题还用象以前应用题那样分类吗?如果不分类,那么学生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依然对解决问题一塌糊涂,这该如何解决?

  2、解决问题还要不要给孩子分析数量关系?

  3、解决问题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问题的出现也以图文形式出现,该学的知识例题不出现,使学生主线不清晰,比如说今天的连乘应用题,孩子连最基本的叙述题意,也就是收集信息都存在很大困难。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写算式不会说思考过程,出现了说、想分家的现象,那么还需不需要让学生写以前所说的小标题?

  5、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有效的分析方法还给学生讲吗?讲,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嫌疑,不讲,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降?如何处理这两者的矛盾?

  6、新理念强调过程,而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叙述,单从算式看,存在一定偏差,而家长教师都感觉学生能力下降,如何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一篇:怎样让小学数学复习课真正“活起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