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让歌诀走进数学课堂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泉小学 汪丽萍

  歌诀是把一些内容比较枯燥,不好记忆的知识,经过整理而编成的 “顺口溜”。歌诀一般语言精炼,句式整齐,合辙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是儿童十分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数学学习中,利用歌诀特点,不仅能激发兴趣,减轻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一些不健康的歌谣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数学教学中,借助歌诀能为教学增趣为课堂添彩。

  一、借用歌诀引题,激发兴趣

  一堂课头开得好,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被激发起来了愁戏。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伸开五指,看着仔细听我说:

  同学们,张开手,

  五根手指人人有,

  五指之间几个空,

  请你仔细瞅一瞅。

  这样也给本段教学增加一种神秘的色彩,顿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就这样,读着儿歌,怀揣兴趣,继续下面的学习。学习效果想来不会太差吧!

  二、巧用歌诀助解概念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念是抽象的,小学生不易理解,巧借歌诀有时会迎刃而解。如《面积的认识》一课,由于学生受周长知识的干扰,很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混为一谈,分不清两者的区别。我用下面歌诀::“面积与周长,根本不一样,面积似一片,周长如一根线,不能比大小,大家要记牢。”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容易弄得明,辩得清。

  三、妙用歌诀,内化新知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堂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诀种和技能。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要通过适度理解记忆,达到内化新知的目的,歌诀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对长方体知识的学习,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充分感知长方体特征后,将各知识点整理成如下歌诀;“长方体,棱十二,长四宽四高也四,相互围成六个面,前后左右与上下,相对面积同样大,六个面积来相加,表面积肯定就是它,长乘宽来再乘高,结果出来体积好。”这样一来,长方体相关知识很轻松地记住了。

  对于小数乘法,我用歌诀:“小数乘小数,方法同整数,算得积以后,回头看因数,因数中小数,一共多少位,再在积里面,从右往左起,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0添左边补足位。”同样,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三、用歌诀,突破难点

  名数的改写历来是一个难点,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把方法编成歌诀:大改小,乘法好,小改大,除了吧!效果相当不错。大于号小于号,一年级小学生容易混淆记不住,所以就编出几句容易记住的歌谣:

  开口向左大于号,

  开口向右小于号,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要把大数咬。

  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少出差错。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用到这首《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这首歌谣朗朗上口,充满童趣,小朋友们在愉快歌唱的同时,也记住了10以内的加减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