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以改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实施新课改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英山县雷店高中  方勇

  我校是山区县下面的一所乡镇普高,有幸被初定为课改样本校。在过去的一年多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想结合学校实际,把新课改落到实处,取得效果,必须实施校本教研,寻找一条适合学校走得通走得长久的课改之路。学校课改实践者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我校“以改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实施校本教研”,最终指导本校新课程改革工作。

  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为前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动地位,学生被动地在教师的管教下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呆板,学习效果也不好。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这些表现的程度也不一样,重点学校的学生自觉性强些,总的情况要明显比一般普通高中好,象我们这样农村薄弱普高,学生学习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太多了。我们认为,要想改变学生落后的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前提。

  我们从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和学习品质上下功夫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学习跟不上,成了学困生,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然后退步,导致掉队。孩子们为什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呢?一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些学校和老师纯粹以学习成绩论好坏,无止境增加课业负担,导致他们不堪重负,加上学校、老师及家长不正确的评价观,使孩子们心灵受到创伤,逃避读书,最终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而我们要从源头上改变孩子们对读书的错误看法,首先我们自己要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纯粹以学习分数多少来论学生成败的做法。要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培养孩子,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全面培养,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只要社会、家庭、学校和老师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宽容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进步,学生们一定会热爱读书学习,自然就健康成长。

  其次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品质的问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都认为读书是神圣的,但读书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确立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取得成绩不骄傲,遇到挫折不气馁,简单知识不马虎,遇到困难不回避;今日事今日毕,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有了这些策略和品质,哪有学习不进步的道理?哪有不爱读书的学生?老师们也不用着急“按着牛头不喝水”了。

  二、以建设高效课堂为重心

  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空间也是课堂,课堂是师生之间知识传承、共同创造、共同进步的神圣舞台。如何创建一个师生心相通、意相连、情相系的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不可回避的课题,我们认为首先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教学方式,教师搞一言堂,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且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他们学得好,而且要他们活得好,活得积极健康。

  其次是研究学生。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发展倾向,知晓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每个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因人施导,指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正确认识自己,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寻找和创设解决学习问题的条件,通过学生取得的每一次小的学习进步,不断地鼓励和赞扬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不断地坚定学生学好功课的信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学习意志。

  再次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也至关重要。教师要对所教的知识烂熟于心,再加上详细的教学计划,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具体组织教学。在活泼向上、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气氛中,在老师有条不紊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之中,使师生在课堂上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统一,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自然巨大而彰显。

  三、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根本

  教育效果最终以学习效果为准绳,教学方法要以学习方法为根本。新课改就是要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要求教师在课改中应坚定地追求以下五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改变“在听中学”一统天下的单一方式,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机会。二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三是改变学生总是进行接受式学习的习惯,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这里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把学习对象当做研究对象来对待,自己动脑研究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规律,接受事实性知识,探索发现原理性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四是改变学生机械模仿的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让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帮助下的意义构建过程。五是改变单一的向书本学习的现状,创造设计更多的向生活学习的机会,教师要留好研究性作业和上研究性学习课。

  我们学校初步在推广和实践“异步学习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帮助学生们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

  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课改是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重新教育中国人的根本措施。我们要求教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课改为新的起点,以开拓创新的新姿态,尽快确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并依据课改标准和教科书中新要求,积极主动地探索高效的培养一代新人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而教师体现在课堂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真心实意为学生成才成长服务,教师少讲,学生多学,以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教师的每一堂课,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内涵,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面向终身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此同时,教师也在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师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浅论基础教育走出“被改革”局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