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用校园文化润泽师生生命的成长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校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之地,更是师生成长的温馨摇篮,它本身具备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来润泽师生生命的成长。

  一、环境文化:以人文精神陶冶人

  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师生以美的享受,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耒师附小的特色环境文化,把“以美立校、以美育人”作为文化主调,彰显人文特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风格。“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童趣校园”的校园文化特征已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如果您有机会走进耒师附小,就会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精美别致的房屋造型、洁白光亮的教室墙壁,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教学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校园小广场大雁展翅腾飞的钢雕让人浮想联翩……此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宽阔整洁的塑胶操场,造型优美的的艺术楼、古朴典雅的桃李亭……这些都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处处体现着耒师附小“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教育特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不仅仅是宽容,更重要的是包容,蕴含。厚积薄发,其光熠熠;兼容并包,其华茫茫。我校校园文化积淀通过对校园的精心设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腾飞”钢雕——启迪理想的标志。

  一进学校大门,一座熠熠生辉直插云天的钢雕——“腾飞”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大雁腾飞翱翔为主要设计意象,以书籍、地球、星星为设计元素,采用不锈钢雕成。一眼望去,在厚重的书本之上,以地球、月亮、星星为代表的宇宙星空中,两只大雁展翅高飞,凌空翱翔。带给我们的是空间的辽远和哲思的悠长,象征着学无止境的浩瀚星空,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向往,寓意着勇于探索的莘莘学子——腾飞的双雁,更让我们心中充满憧憬和希望。

  2、文化长廊——开启心灵的窗户

  中心花园的文化墙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些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大学》的名篇,蕴藏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的不同境界。现代社会,对这一人生境界应该已有了新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输入一种责任,让学生懂得:人应该对社会、对国家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楼道的墙壁,也是感受中外科学文化的窗口。“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出自古今中外名家的格言警句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升华。

  文化长廊的设计,使每位附小人天天都能与先贤圣哲对话,更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影响着附小人的行为、思想,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绿化景区——愉悦身心的乐园

  步入校园,学校绿化可以说是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爱心园”里,绿草茵茵,蜿蜒的小路曲折雅致,蓊郁的翠柏傲然挺立,蘑菇亭、熊猫雕塑、母子双鹿雕塑更使校园充满童趣。“竹苑”里,竹木相应,紫藤青青,绿化小品、石子小道耐人寻味,道旁种竹,暗喻学生有竹之虚心、有节之品质,同时祝愿学生的学业节节高。

  二、学生文化:以生命教育塑造人

  学生文化是学生学习、活动以及生活的一种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其中。健康、科学的学生文化使学生受益一生。在学生的成长上,我们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使他们的生命之花,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并在教师的呵护下,朵朵绽放在教育的阳光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创建者,又是校园文化的享用者、受益者;学生在校园里感受了文化美,也要学会创造美的文化。我们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层面上,更是使他们高尚起来、完美起来的教育。正如亨德尔说的:“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音乐是要使人们高尚起来。”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课延文化的建设,达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1、礼仪文化——学生文化的窗口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我们坚持不懈的抓习惯训练,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对学生进校、上下楼梯、出操、课间休息、卫生等提出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同时,在学校开展争创“文明礼仪达标班”、“行为规范达标个人”活动,每天组织专人督导检查。让礼仪伴着学生成长,让礼仪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我们要求学生要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做到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为此,我校组织师生编写了文明礼仪教材,安排文明礼仪课程进课表,利用校红领巾广播站诵读文明礼仪歌。每月评选一次“文明礼仪之星”,并在学校张榜公布,对进步者与突出者及时进行赏识与鼓励,形成典型带动进步,进步带动同伴的氛围。3000余师生熟稔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之准则,虽学习理想有大小,学习成绩有高低,却能和谐地生活在舒适校园空间里,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

  2、经典文化——学生文化的源泉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让孩子们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如何把校园文化变成有效的道德教育手段,几年来我们立足于建立 “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如今重视经典诵读,营造绿色书香校园,已成为耒师附小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道不远人。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家常话,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我们力求让师生通过读书增加文化底蕴,通过诵读经典让孩子学会做人,让书香伴师生成长,让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我校将每周星期三早读课专辟为传统经典的诵读时间,把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作为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三字经》《大学》《中庸》,不同年段有不同诵读篇目。现在学生课上背、课下诵。集会时互相拉着背,排队时一人起兴,全体和,升国旗时台上学生表演背,台下几千人击节而歌。读书已成为附小师生的一种习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对文化的追寻,一种完善人格的过程。

  在这种书香文化的浸润中,附小人渐渐变得爱读书、会写作了。耒师附小教育信息网上,师生充分利用教师博客和学生博客,写案例、写随笔,为充实学校文化而努力,为提升自己而加油。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的书香气息会更加的芬芳,更加的悠长。

  3、活动文化——学生文化的舞台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展示师生才艺的舞台,是夯实优良校风的基石。我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平时的课外兴趣小组,到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有每年的“六·一”文艺汇演、读书征文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书画展览等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广阔空间。运动场上,有矫健的英姿;音乐声中,有美妙的歌喉;故事会里,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文艺舞台上,有活泼动人的舞姿……这一切,既展现了学生应有的风采,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在全国书画大赛上,在衡阳市的艺术比赛中,在耒阳市的田径运动会上,在球类比赛和文艺汇演中……我校学生屡屡获奖。可以说,活动把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的文化氛围充盈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学生主体的广泛参与不但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得到优化,更使学生在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为舒畅。

  多年来,我们把学校的发展与学生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环境育人、教育育人、教学育人、礼仪育人、活动育人等多维育人因素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诸多学生尽管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理想追求和文化行为,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有力推动学风、校风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我认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也能为校园文化作出美的奉献,这两者的和谐也正是学校教育文化进入良性发展的显现。

  三、教师文化:以专业成长发展人

  教师是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教师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教师群体呈现出的对学生生命、人格的尊重,对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的关注,对核心价值观的一致高度认同及精神凝聚。教师自身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更是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取得成功的基石。

  让“爱”遍洒校园,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要求教师拥有宽容大度、仁爱友善的心灵。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扶助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我们积极建设“和而不同”的学习文化,创设相对开放、宽松和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展示不同的个性,使个体充满活力,使整体富有张力,让教师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与学生同成功  让教育更精彩”,这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学校充分调动力量,开展名师培养工程。一是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物质条件。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再次提升学历。二是加强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我校每学期大批次地将老师送出去,将专家请进来,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并努力创新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让教师都做“文化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另外,学校尽最大可能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教师展示才艺,做临尖露荷的晴蜓。如此种种举措如一缕缕春风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四、管理文化:以民主思想引领人

  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

  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经营管理最为核心的理念,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我始终把以人为本,关心师生共同成长作为为己任。用文化去润泽,用思想去引导,用制度去规范,用精神去激励,用人格去感染,努力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充满人性、充满阳光、催人奋进的环境和理念,营造一种和谐而高昂的气氛,让学校师生在浓郁的人文背景下秉承或发扬光大,促进学校的自我发展、特色发展和科学发展。

  1、科学管理,构建规范、人本的校长文化

  时下,有这么一种观点——学校文化即校长文化。这种认识也许过于偏颇,但也说明了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份量。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学校文化从表层的物质文化到深层的精神文化,都贯穿着校长意图和特定的价值观念及学校的办学个性和校长的人格文化。所谓校长人格文化,就是指校长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能点亮一盏明灯,那就是用理性和常识的“自我”、高尚和纯净的道德意识的“超我”,不断战胜人的本能欲望的“本我”,不断地反思和自省,所养成的一种“内心圣洁”的、并能够感染下属、催人上进的人格力量。

  2、尊重、认可、赏识、营造教师发展人文环境

  我认为,学校一方面是学生成长的襁褓,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发展的平台。既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也要关注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使学校成为放飞生命的绿洲。因此,作为校长自身必须具备一种全新的文化领悟,即校长的生命价值在教师之中。校长的工作就是为教师成就生命价值,实现人生理想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并用尊重、认可、赏识的眼光积极评判教师,让教师在有限的舞台上唱响生命之歌,让教师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新篇。

  3、强化监督齐抓共管,大力推进学校民主文化

  我们积极引进民主管理的参与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教工大会,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

  学校开通了校长信箱,实行了校长值日制度。由校领导轮流值日,对教职工和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汇总、定期向学校支委会通报。“教工大会”让每一位教职工都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校长答复代表提案”成为“教工大会”的重要议事日程。

  民主管理为推进我校文化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注入永不衰竭的强大力量。

  结束语:

  校园文化是光,让它照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文化是热,让它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校园文化是雨露;让它润泽每一个师生的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学反思应该反思什么    下一篇:从校本教研的困惑谈教研组建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