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读董倩《懂得》有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8-12-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忘记了在什么时候从哪本书上看到了哪一篇文章,只记得文末一栏——此文摘于董倩《懂得》。但是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与这本名为《懂得》的书结了一种缘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书面),没错,这就是该书的作者:董倩。

  一、了解董倩

  董倩,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她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焦点访谈》,先后主持过《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节目。她是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二、了解该书的背景情况

  “我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这是该书的简介。是的,董倩做为一个采访了20多年的资深记者,这本《懂的》就是自己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些人物采访合集,里面尤其写了很多普通人在面临艰难时刻所做的选择,写这本书是想让大家去看一下“别人的生活”,这“别人的生活”远远在“普通人的生活”之下。“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但是看看她采访的那些人就知道,比我们不如意的人多的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希望我们都尝试着去懂得别人,然后再更懂得自己,这样对我们生活是有帮助的。”

  董倩说,她喜欢采访,喜欢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喜欢看每一个人过的不一样的人生。我想说,我也喜欢看每一个人过得不一样的人生,那么董倩的这本书就是非常的合我的口味。

  三、了解《懂得》

  书中的四十多篇文章,是董倩众多人物采访的浓缩,其中大部分受访者都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通过书中这些文字记载,我们能与她一起近距离地观察、感知、体悟,穿越整个事件的沼泽,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和他们的生活。每次开始阅读一篇文章,我的内心是好奇而又害怕,好奇是因为很想知道别人的生活到底是有多少的令我想不到的不容易,而害怕就是因为假如这些个不如意发生在我身上乃至周围,我该怎么面对,是永久窒息还是绝地重生。我不知道,想多了就浑身寒颤。

  四十多篇文章,四十次心情的跌宕起伏。不仅仅是一种痛惜,有时更是一种感动,为生命的感动,为他们所经历人生历程的感动。就像作者所说: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这话一点都不假。新闻往往是突发的意外事件,一个新闻的社会关注度越高,对应新闻事件给当事人的伤害程度就越大。也许哪天,我们的社会不再有新闻,我想社会也就会呈现一片盛世祥和。

  四、感文分享《最后的告别》

  2016年年末的时候,有那么一张照片,让很多人开始重新打量了自己的婚姻。(照片)在医院ICU病房中,两位白发老人分别躺在自己的病床上,两张病床并在一起,两个人手拉手,彼此望着。照片的解释文字是:宁波荆州人民医院,93岁冯明多器官衰竭,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老伴95岁,在同一个医院住院,与相伴67年的老伴作最后的告别。

  看看这张照片,没有精致工巧摄影技术,也没有千回百转的剧情,但就是这一刻,相伴一生的两人告别,无言,却饱含着万语千言。它几乎打动了所有人,因为他们过得是所有人的生活,最普通、最家常的生活: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平淡度日。六十多年下来,他们把2个人过成了一个人,谁也离不开谁。当这张照片被放到网上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它就像是一颗饱满的稀世珍珠:温润、完美、沉甸甸、隐隐的闪耀着高贵的光芒。我们都知道:是蚌孕育珍珠,可谁会去想,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蚌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把一粒沙含辛茹苦的养着这样一颗珍宝。

  其实,我们的婚姻都是一个蚌,都需要用血肉去涵养那粒沙。所有的不舒服和痛苦都要我们自己去消化,要有足够的忍耐,当然也得有自然的造化。最后会孕育出一颗什么样的果实,谁也不知道。有的小,有的走形,有的蚌是蚌,沙是沙,有的会美的让人惊讶。

  其实,每次我们去祝福一对新人都会说:祝你们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可是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同时她又是多么的虚幻。年轻的时候,无数的诱惑,彼此的不适都会轻易地拆散一对眷侣。而足够的坚持最终白头偕老的时候,却又要面对逃不开的生死关,其实终究要分离。“方得白首,却不过生死。”很多次,我也会想:到时候我一定要先死,因为,先死的那个人是最有福气的,留下的那个要独自面对满满的回忆和深不见底的孤寂。我想都不敢想。也许你会想:儿孙满堂能不能填补一点点心灵的空缺?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丈夫跟他们是不一样的。

  夫妻俩相伴60多年,俩人相互望着,看着老伴脸上的呼吸机和各种管子,只露出一双眼睛,而那眼睛里却好像什么都有,一辈子都在那眼神里。奶奶看懂了他舍不得她,她又何尝不是呢?但是她知道,得让他放心的走。于是,奶奶大声的说:老头子,你放心走吧。我会好好照顾我自己的!“他红了眼睛,点点头。

  老先生的喉咙里插着管子,不能说话,可是她心里有万语千言。他甚至是有点奇怪,说了一辈子的话,怎么还没有说完。他知道命已经不在自己手上了,不得不走了。他使劲的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她姑娘时候的模样,又看见她挺着大肚子的模样,还看见她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的模样……怎么一生这么短,好像就几天的样子。病床被拉开,他们握着的手也随之分开,老爷爷心里明白,再也见不到了。

  人是要走到尽头,才知道是有尽头的。当老先生松开老奶奶的手,那一刻,我想,他就看到了尽头,尽头那里有一扇门,跨过那一扇门,就能够解脱所有病痛给他带来的痛苦与折磨,知道跨过去就是解脱,但是当一个人真正到了那扇门口,却不是解脱,而是牵挂。跨过去,一切都结束了!

  我们的生活就像是流水。太阳照常升起与落下,四季照常轮换。生生死死,悲欢离合,那只是人心里的变化,生活什么也没变,什么也改变不了生活。当奶奶失去老伴,心理肯定有所塌陷,而且是再也填补不上。但是作为子女,明知徒劳仍要填补老人的孤寂。努力了,或许仍是徒劳,但切不可因为徒劳而放弃去努力。

  这本书,读它有期望,读后有感想。如果喜欢,你们也可以去看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美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    下一篇:读《课堂管理方法》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