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如何处理发展性评价中几个难点问题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8-12-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关于评价的“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维”目标体现课程的整体功能,落实到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上,都会有不同的情况。不能机械地、割裂地理解“三维”目标,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简单地量化、打分,或给予一个等级。尤其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其特殊性,是不同于知识传授的,对其评价也要有不同的标准,而且比起“知识与技能”这些显性目标,评价会有更大的难度。它要求教师通过观察(课堂上表现、平时作业情况、学习习惯与方法等)、访谈交流、成长记录袋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求知欲与自信心、责任感与进取心……尽管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评价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是否处于一种整合的状态,整合的水平如何,这应该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中,它通常以隐性呈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之中,体现在师生交流、合作之中;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它便是显性的、主要的教学目标,这类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再者,不同目标的实现过程与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如果说“知识与技能”有时是可以通过传授与训练实现的话,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是感悟与体验,学生要通过参与一定的任务或活动来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体验,再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围绕着学生这样一个“感知──体验──感悟──内化”的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给予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经验的形成与内化。
  二、关于发展性评价与阶段性水平测试、终结性选拔考试的关系
  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重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是,发展性评价只是评价中的一种类型,不是评价的全部,它当然也不能完成评价的所有任务与功能。除此之外,还有阶段的水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林淑媛如何处理发展性评价中几个难点问题性测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会考)、选拔性考试(中考、高考)。在考试、升学制度还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会与后两种评价发生冲突,甚至产生一种“两难”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对于高考,应关注其发展方向,研究其改革趋势,这对于评价改革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其次,期末考试等水平性测试,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命题也要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杜绝偏题、怪题现象。除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外,在考试内容上,加强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考试方式上,鼓励各种改革尝试,除传统的纸笔闭卷考试外,还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小组共同完成一项考试任务、非纸笔的表现性任务等新形式。有的教师尝试让学生出试题考自己、学生出题考同伴、家长出题考学生等方式。有的教师不以一次考试确定学生的水平,而用适当的方式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另外给学生两次或以上的考试机会。有的学校还在一些学科采取分项、分散考试的方式,或进行“免考”制度等等。当然,考试改革不能一味标新立异或迎合学生的兴趣,必须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以及能否实现考试的诊断与发展性价值。另外应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比如,一些实践性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可利用作业式、档案袋式、表现性等方式进行评价,重视学生潜能与特质的发展。
  三、关于教师在发展性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即在对学生的评价中由过去的教师作为评价的单一主体,转变为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都可以参与评价。那么这样是不是就削弱了教师在学生发展评价中的作用呢?显然不是。它不仅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而且对教师的作用更加重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又是在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它应该是教育者自觉、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教师是日常教学评价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的指导者,发展性评价绝不是随意地让学生自评或互评,更不是把评价的责任推给家长与社会。其次,发展性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方式,综合以质性评价为主要特征,采用观察、访谈、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等综合评价手段,这些新的评价技术与方法首先要求教师掌握,并要求能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及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与工具。它涉及许多新的操作性的问题,比如,激励性评语如何表述,成长记录袋如何设计与使用,实践性的作业如何布置等,这一切对于教师都是新的课题。再次,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如何解释评价结果,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使用,如一张试卷两个学生获得同样分数,但由于各自情况不同,这个结果的意义与价值或许会迥然不同,如何对此进行判断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分析与判定。尤其是对于较低年段的学生,教师的态度与意见更有指导作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更新观念 调整内容 改进教学    下一篇:态度和价值观怎么教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