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历史与社会课有效教学初探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面临新的时代对教育新的要求,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探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通过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并且亲身教学实践,加之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下面就自己在如何把握课堂的45分钟,组织有效的教学方面的心得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良好的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历史与社会老师对历史与社会专业的热爱,历史与社会专业素养的广博,饱含激情的投入,特别容易点燃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因此,我十分重视通过图片、漫画、歌曲、小品表演、故事、影象资料、时事资料、礼物派送等多种形式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并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进入探究作铺垫。如,在“身边的故事”教学时,我先创设了“礼物派送”的教学情境(先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礼物?然后,拿出石头、骨头、木棒、毛笔、钢笔、圆珠笔、铅笔、水笔、粉笔),并提问:(1)这些都是笔吗?如果都是,你说说为什么它们都是?如果有些不是,你说说为什么它不是?(2)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用石头、骨头、木棒写字?(3)你们能给它们排排先后顺序吗?通过“礼物派送”的情境的创设和设问,激发了学生对身边事物故事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并引起了学生探究身边事物变化的欲望。

  二、积极的探究活动

  “呈现信息、合作探究”是该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教学实践。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变主导为指导,把课堂的主人翁权利还给学生,不要向学生暗示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说话”为“交谈”,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同时,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充分放开思想顾虑,无拘无束地进行讨论、交流,使课堂教学活跃而高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乐观、愉快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内在潜力。

  例如,在“身边的故事”教学中,我提供了举办“身边的故事展览会”的信息,具体如下:老师为了想在我们班搞一次“身边的故事展览会”,分生活方面变迁展览区、学习方面变迁展览区、交通工具变迁展览区、生产工具迁展览区……我想请在坐的作家、绘画大师、书法大师、服装设计大师……大师们为我们这个展览会提供作品,使这个展览会办得更加出色,圆满成功!我给四人小组分发一张大白纸,要求:(1)请各四人小组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自己组取一个有创新的名字,并写上组长、组员名单;(2)请各四人小组选择各展区中自己组最喜爱、最熟悉的事物,在白纸上用自己组最喜欢的方式(如文字、绘画、图片、剪纸等),将事物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变迁故事表述出来。通过举办“身边的故事展览会”,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思维逻辑智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创作过程和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对知识进行建构。

  三、适时的激励赏识

  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续兴趣和下一次的探究活动起这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表现,可允许学生有多元的答案。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不仅有他评也有自评,实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例如,在“身边的故事”教学中,让各四人小组组长把自己组的合作成果带到黑板前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该事物的昨天、今天、明天和该作品的创意。然后,让同学和老师根据组长的解说评价探究成果,评出创意奖、优胜奖、最佳解说员等奖项。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及趋势进行认识和预测。评价主体多元化,使各组的探究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四、及时的归纳总结

  “归纳小结、巩固探究”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综合归纳或提炼升华,是对探究过程的总结,是对探究成果的巩固。教师根据探究情况,总结性的精讲,画龙点睛般归纳提炼;或引导学生心领神会、茅塞顿开;或启迪学生心智、深入探究。教师在个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即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回顾讨论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例如,在“身边的故事”教学的这一环节中提出:通过刚才各小组长的解说,我们可以归纳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根据各小组长的解说,自己去总结事物发展变化并揭示出其规律。

  五、课后的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拓展探究”是该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探究活动的继续,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新课教学完成后,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结合传授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活跃的学生个体,面对的是学生个体所交织形成的复杂的精神网络,面对的是不确定的课堂世界,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探究和创造的可能。总之,如何才能给课堂注入新活力?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历史与社会课堂,期待历史与社会课的到来?我想,只有不懈地追求,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提升历史与社会课堂的魅力,才能在课改的阵地上,踏出自己的一条路子来。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和省察自身的实践,促进自己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析历史与社会课对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价的关注    下一篇:说说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语言艺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