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数学课堂?——以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为例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9-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庐江县城南小学    陈延超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拓展教材、创设生活情境,为自己所谓的教学需要而抹杀数学本质,走向数学教学的歧途。通过执教《统计与可能性》的三个案例,使自己深刻认识到: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领会新课程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学科教学的本质,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启迪孩子智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在今后教学中,要真正重视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探寻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做到有效教学、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拯救自己的数学课堂。
 
  【误入歧途】
 
  我以前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参加选调考试,阴差阳错变成一名数学老师。我的校长挺重视本人的专业成长,特意请来教研室程昌生主任来听我的课《认识分数》,听课之后,程主任毫不客气地提了一大堆的改进意见,我听了以后受益匪浅,程主任当时还鼓励我,教过语文的小学老师一定能当好小学数学老师。于是,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拓展教材、创设生活情境,为自己所谓的教学需要而抹杀数学本质,走向数学教学的歧途。
 
  【案例回放】
 
  2013年11月,我有幸参加庐江县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应用大练兵活动,执教三年级《统计与可能性》。我想到又能受到程主任的指导,既激动又紧张,于是仔细分析教材、学生,认真谋划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的过程,渗透“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猜测中操作,在操作中验证,在验证中得出结论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案例1]
 
  师:首先,老师出一道选择题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同学们都有信心,那我们就开始吧!从“一定”“可能”“不可能”中选择一个词,口头填空。第一句话:抛一枚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
 
  生1:可能。
 
  师:你说对了,是“可能”。第二句话:月亮绕着地球转。
 
  生2:一定。
 
  师:又说对了,是“一定”。第三句话:没有水,人类能生存下去。
 
  生3:不可能。
 
  师:大家都知道,没有水人根本生存不下去,所以选 “不可能”。
 
  第四句话: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
 
  生4:一定。
 
  师:计畅同学说对了,是“一定”。第五句话:三天后,我们这里会下雨。
 
  生5:可能。
 
  生6:不可能,天气预报说,最近我们这里一直是晴好天气。
 
  师(尴尬):老天的事,谁也说不清楚,所以选“可能”。同学们,从刚才的填空中,你能猜出老师今天的上课内容与什么有关吗?(板书:与)
 
  生:可能性。
 
  师:同学们猜对了,与“可能性”有关。(板书:可能性)
 
  这前面还有两个字,猜一猜是什么?
 
  生:统计。同学们真聪明,是“统计”。(板书:统计)“统计与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声地读一下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程主任点评:第二、三、四句话就是客观事实,怎么还让学生当随机事件去判断呢?
 
  尴尬呀!
 
  [案例2]
 
  播放自编自导的游戏视频:
 
  国庆节期间,儿童乐园举行摸奖活动:消费满50元就可摸奖,摸到红球奖一个飞机模型,摸到黄球没有奖。
 
  结果都没有中奖,最后人都走光了,儿童乐园里冷冷清清的。
 
  教师现场演示摸奖箱中只有6个黄球,接着问学生:这样合理吗?如果你是儿童乐园的经理,你怎样解决呢?
 
  程主任点评:消费满50元就可摸奖,摸到红球奖一个飞机模型,与事实不符呀!现实中的游乐场能用此法吗?
 
  很尴尬呀!
 
  [案例3]
 
  师:同学们摸完了吗?哦,都摸完了!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自己之前的估计与小组的统计结果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请组长将你们组的发现填写在“统计表”中。下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的统计结果和发现?
 
  生1:老师,我们组摸到红球22次,黄球18次。我们发现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生2:老师,我们组摸到红球21次,黄球19次。我们发现,两种球摸到的次数也差不多。
 
  生3:老师,我们组和第二组是一样的,发现也差不多。
 
  生4:刚才这三组通过摸球,发现: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生5:老师,我们组摸到红球20次,摸到黄球也是20次。我们发现,运气好时,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一样多。
 
  程主任点评:摸到的球受到学生的主观、喜好等影响,很可能出现极端数据,只能说摸到的次数越多,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越接近,而如此“完美”数据不太可信!
 
  真尴尬呀!
 
  【深入思考】
 
  上述三个案例迫使我真正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到底欠缺什么?怎样拯救我的课堂?也正是这样,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领会新课程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学科教学的本质,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渗透数学思想,启迪孩子智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1.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到位。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在数学中,作为一般的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以定理、法则、公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数学概念则是构成它们的基础。正确地理解和形成一个数学概念,必须明确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对象的“质”的特征,及其外延——对象的“量”的范围。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是运用定义的形式来揭露其本质特征的。所谓“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我在执教《统计与可能性》时,对客观事实、随机事件等概念没有搞清楚,出题目考一考学生,竟然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今后在教学中,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到位,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原本是充满情趣的,我的课之所以变得乏味,是因为我常把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知识的传授,因此进行机械重复、繁重的训练。我对数学教学缺乏深入的钻研而形成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没有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些都是存在于我们日常教学中并亟待正视的问题。
 
  今后,将数学教学与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增添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
 
  把《统计与可能性》的导入改为下面的设计:
 
  师:我们学校最近举行了一场乒乓球比赛(课件出示),看一下赛前他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抛硬币决定发球权。
 
  师: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否公平?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学生回答。
 
  师:抛硬币的结果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
 
  师:裁判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会不会一样?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那么带着你们的猜测我们一起来抛硬币验证一下。
 
  3. 要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但是却没有明确的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
 
  在本节课中,可以先让学生猜测,记录自己的猜测数据,然后通过操作记录数据,渗透“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猜测中操作,在操作中验证,在验证中得出结论。今后,要有意识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由浅入深、螺旋式渐进的内在联系,初步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
 
  4.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看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孩子们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孩子们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的活力。
 
  在案例2中,本想用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结果却弄巧成拙,为所谓的自己想要的结果,歪曲生活中的数学,导致生活中没有的事出现在课堂中,一方面误导学生,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要充分利用孩子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孩子们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激起孩子们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在学习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培养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孩子们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以上是笔者从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到位、激发兴趣、渗透思想、数学生活化等方面,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初步的诊断,拯救自己的数学课堂。其实,就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应追求的领域还很广,要真正重视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探寻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做到有效教学、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渗透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