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自主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自主教学系列研究之一

 
  江心洲中学       唐巧平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自主教学、自主学习、动手能力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会学习,会动手,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辅助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下基础。
 
  自主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方法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自主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自主教学研究的主攻方面。我从课堂教学的过程、主体和手段等方面来研究自主教学的基本要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1、让教学过程成为自主发展的过程。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规律。自主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自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1)教学过程与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一般经过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检查和巩固知识四个环节。在进行每个环节教学时,都必须考虑到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同化和顺应”,要让学生历练内化的过程。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利用已知概念探索新知识,尤其要给学生提供扩展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运用领域,最终要促进学生内化过程的加快和内化水平的提高。 此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教好信息技术课,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教学过程与全面发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步形成无产阶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
 
  2、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的转化,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教师既不能生硬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头脑中,充分关注和正确对待学生差异致关重要。
 
  造成学生差异的原因,一是遗传素质,隐藏在他的身心结构中,只是发现的早晚问题。二是后天教育,这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差异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对待它,是否认差异还是肯定差异?是利用差异还是不利用差异?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不要给那些发展比较迟缓的学生扣上一顶差生的帽子,要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给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自觉地、主动地将差异向好的方面转化。
 
  3、自主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另一个主体,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教师主导”。学生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和调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客观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对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的运用。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以关切的目光敏锐地去观察学生身上哪怕是最细微的变化,为此,观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观察,不仅可以发现显形的差异,往往还能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质之不齐,有敏钝之差;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行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深有浅”等等,并且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其次是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有效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自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帮助解决教学难点、提高知识传递质量、增强课堂练习密度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我们鼓励教师广泛地将计算机、投影机、录像机、VCD机、录音机、语音设备及其它电教设备引入课堂,并鼓励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自己动手制作电教软件。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上,我们根据信息论的原理,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传输的密度,二是信息传输的质量,确保运用的效果。
 
  通过对自主教学几个基本要点的探讨,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校内研究课等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为阵地,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实践,我们在以下问题上已初步形成了共识:
 
  1.针对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之一,这里的全面发展是就个体而言的,而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我们主张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这里的分层,可以以学生的智能水平(包括接受能力)为标准,也可以以学生努力程度为标准,还可以以学生的特长为标准。但是在分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确立的层次目标一定要与学生的需求目标大体一致,不可悬殊过大。
 
  二是分层之后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
 
  三是要加强层际互动,让学生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下得到提高。
 
  2、分步讲解,培养自学能力
 
  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师的教可促进学生自学,而自学才能直接地促进主体的发展。因此自学能力才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实质和表征。而培养自学能力,教给方法是最关键的一环。这里的分步讲解,是根据教学内容本身难易和安排上的层次性,在讲解上相应地安排由精讲到一般到略讲再到不讲的层次性,体现由“扶”到“放”的过渡,以达到教给方法,训练自学的目的。但是在分步讲解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分寸,每一步讲解到什么地步,心中要有数。与此同时要多让学生想,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练,多让学生评,训练力求到位,能力的培养才会水到渠成。
 
  3、及时反馈。
 
  能够正确地自我评价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容和标志之一,课堂上的自我评价主要是通过反馈实现的。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是信息活动最集中也是最活跃的环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信息源,又都是接收器。就学生而言,课堂上的反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老师,二是同学。学生除了根据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明确的评价和态度来调控自己的学习之外,还要学会根据别人的暗示和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进行自我调节。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力要高度集中,要能敏锐地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反馈的节奏。对共性问题要及时指出,正确归因,切忌模棱两可;对个别问题,则可以先不发表意见,组织同学们讨论,要多让学生发言,让他们充分表达见解,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错误,加以改正。对评价正确学生要多加表扬,使他体会成就感,增加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增添自我评价的信心。
 
  4、激发情感。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输入、输出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师生间人际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表现乃至教材的生动与否都对学生学习情绪产生影响。因此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
 
  要激发学生情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主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要有丰富的情感交流。教师要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课堂气氛也才会改观。二是要求教师带着情感走入课堂,不以自己一时的情绪波动影响教学,做到言之有情,声情并茂。三是要求教师善于将认知和情感因素融合起来,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的不同来调节学生情感活动的强度,让学生的情感随着课的进行“一波三折”,始终对教学内容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的自主教学中,教师只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只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主学习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很重要。
 
  2、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建议:
 
  1、 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动手。
 
  2、 要在激发学兴趣上多下工夫。
 
  3、 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
 
  [参考资料]
 
  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方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秉德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杨丽珠著,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与技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