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教育的智慧——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漫谈》读后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9-10-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周燕

  我要通过当老师、当班主任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人;人与人之间该怎样交往;人与社会应怎样发展。  ——魏书生

  离开象牙塔好几个月,再次走进古木参天,幽静典雅的随园,少了学生时代那份轻松惬意,更多的是肩上的担子——那是“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号赋予我的,如何去教会他们学习,如何教会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呵护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做塞林格心中那个麦田的守望者,让孩子们在一片无垠的麦田里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追逐奔跑,而我就在旁边守望着,要是谁跑到了悬崖边上,我就迅速将他捉回来,就这样静静地守望,看着他们快乐的成长。

  进入亲切古朴的图书馆,穿梭在一排排书架间,抚摸一本本书的温度,闻到了沁人心脾的书香。要是谁问我世界上什么最香?我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书香。朱校长布置了阅读任务,要求我们每人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并写一篇随笔,但是徘徊在好几排分类为教育学的书架旁,面对着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专家学者的著述,竟有点无法选择。继续寻找,突然看到了“魏书生”这个名字,心中竟有点莫名的激动,对,就找关于他的书了。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是在本科期间上《教学心理》课时,那时老师提到魏书生是语文特级教师,教语文非常有一套,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经常在全国做巡回演讲。那时候就对魏老师非常崇拜,没想到今天才开始读关于他的书。最后,我选择了《教育的智慧——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漫谈》来仔细阅读。

  本书分为9个章节,分别从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动力与源泉、教书、育人、管理艺术、教育科研、魏老师的为人处世、更新几种新的理念来比较系统地介绍这位传奇教师的教育智慧。阅读中,每每有真知灼见让人折服,亦有方法策略可供借鉴,更多的是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坚持,执着、奉献与追求。

  教师应该是“自来水”

  我们都熟悉这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可是,一桶水总有干的时候,要有源头活水来。魏老师的原始学历是初中文化,当工人十年,写了150多封申请信后,他如愿以偿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他意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所以,他一边教学,一边广泛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习理论。将优秀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尝试探索研究,结合自身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正因为魏老师丰富广博的知识理论,孜孜不倦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成为了他的源头活水,让自己成为了自来水,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要想成为自来水,就要勤读书,勤看报,勤做知识卡片,勤思考,勤总结,勤写读书笔记。

  比如,魏老师根据教育学的研究理论,非常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增进、塑造或提高人所必备的素质和素养。”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多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生物、社会和心理三因素决定论,综合决定论。随着对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倾向于接受一种折中观点:即教育受遗传、环境、教育及自我努力这四个方面的影响。魏老师称希望别人说他是哲学派的,因为他喜欢学哲学、用哲学。对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让他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教学中,教师学校是外因,学生是内因,教师的教学,学校的管理通过学生来起作用的。“一个人的成长,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自身。”而魏老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最初,魏老师规定的三种自我教育的方式为:一、谁犯了小错误,就给大家唱一首歌,在午休或课间调节气氛。二、犯大一点的错误,要自觉找一件好事去做来弥补。三、思想意识方面的错误,就写一份500-1000字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事前,事中、事后心灵深处旧我与新我之间的矛盾。之后,魏老师又加入了犯很难改正的毛病就填写“心理病历”的方法,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等。犯了严重的错误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我尤其欣赏写心理活动说明书这种方法来让学生自己剖析自己,自我了解的方法。对比写检讨书,写心理活动说明书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反问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后果,而检讨书有点写命题作文的意味,老师已经将此事定性,要求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反思自己的行为,写下教师所期望的以后不再犯的承诺。因此,学生写检查时更多会从教师的角度来写,极尽煽情动人之能事来讨好老师,取悦老师,以求老师的原谅。这样的结果是,老师得到了一份言辞恳切,文采斐然的保证书,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原谅,内心却未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理上形成犯点错也没啥大不了的,写个检讨就没事了的想法。所以,有学生会有这样的心理: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

  对于要求犯错学生写心理说明书的方法我深有感触。因为前不久,我刚让一个情绪不稳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孩子写了检查。当我看他一脸虔诚地捧来一篇字迹工整的检查,看到里面的道歉与保证时,我真心希望他是的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但是第二天,当我看到他若无其事、嬉皮笑脸地打闹时,明白自己错了,那份检查只是写给老师看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学习魏老师,试着让学生写心理活动说明书,以期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好的习惯

  魏老师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简洁明了,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一生。想起期初开会时,朱校长也讲过同样的话,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当时感受不深,现在想想,的确如此。魏老师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人总是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处理问题,人有80%以上的时间受习惯支配。”认识到了培养习惯的重要性,魏老师在担任盘锦市教委主任提出了其“7个1育人工程”,即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做到以下7件事:写1分钟日记;读1分钟名人传记;做1分钟家务;唱1分钟军歌;进行1分钟记忆比赛;进行1分钟集体踏步。实践证明,魏老师的7个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魏老师还提出要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忆习惯,演讲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制定计划的习惯,预习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出考试题的习惯以及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我想如果我们真是督促学生养成了这些好习惯,老师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学生的学习也会有效很多。

  工作后我发现,学校也在努力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如每天下午6:30开始的天天听力,利用15分钟时间读单词和课文既是对当天所学内容的复习,又养成了每天读英语的好习惯。还有天天写字,听着悠扬的古筝曲,一笔一划描摹《陋室铭》,悠哉,乐哉。看着学生小心翼翼地誊写着一个个方块字表现出的那份对汉字的喜爱,那种浓浓的中国风,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真想和他们一起写字啊!不过,如果学生们能再悠然一点,不要急于写完字赶着去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描摹中体会汉字的美丽,感受文章之美就更好了。

  魏书生的育人线索为需要——情感——动机——行为——习惯——命运,具体可以这样解释:需要产生情感,魏老师教学生从来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人的主动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所以他从初一开始就引导教育学生读书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一旦学生认识到了这种需要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情感引发动机,动机指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个环节中最难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身的需要,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魏老师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制定计划。例如,每年年初,他会引导学生制定综合计划,每个学生的综合计划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理想目标,自己在德智体方面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二是十年目标,十年大致要做完哪些事。三是一年目标,一年里发展哪些良好品质,克服哪些弱点,学习,体育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四是一天计划安排。以上属于自我教育计划,除此之外,他还引导学生制定更为详细的年学习计划,月学习计划,周学习计划,日学习计划时间表。这样时间得到了规划,目标得以明确,检查也有了依照。

  办公室里有很多班主任,他们或自觉或无意识地也采用了这种制定学习计划表的方法来帮助教学。比如,英语科目背诵内容多,有位老师就设计了英语诵读卡,将每个单元需要诵读的内容列出来,每个学生完成一项诵读就贴一个五角星,并张贴在教室公告栏处,这样每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也可以看到别人的完成情况,看到其他同学的五角星很多,自己很少也会很惭愧。同样,语文也可以用诵读卡来记录学生背诵情况。还有老师将每天的常规事项,如早晚自习,早操,作业,卫生等列成细目,每天完成就插红旗加分,若完不成则减分,周评比月评比,让班级井然有序起来。

  以心换心,教师是个摆渡人

  现代新型教师观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魏老师对师生观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生是渡河的,教师是摆渡人,从此岸到彼岸,一次又一次,总之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因而,魏老师尤其强调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服务育人要求教育者体贴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而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是否投入到了为学生服务之中呢?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严父、慈母、兄长、亲属,亦可以是朋友、心理医生等等。面对不同的情况,往往要灵活选择。魏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常选择严父和心理诊疗医生的双重角色,先施之以爱然后进行具体的心理分析。正式因为教师具有慈母的鼓励、医生的关注、园丁的期待、向导的耐心,这些不同的角色赋予他们不同的情怀,他们才显得更崇高,更令人尊敬!

  魏书生老师说:“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在育人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以爱动人,以心换心。夏丏尊曾说过这样的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不倾注满腔热情去热爱学生,哪能激发起学生向上的愿望呢?

  有一次,办公室有一名非常可爱懂事的男生过来,漂亮优雅班主任老师温柔地对他说,好孩子,听说你回家还给妈妈揉肩呢,真懂事,能不能也帮老师揉揉啊?老师能不能享受一下呀?男生害羞腼腆地笑了,轻轻地走到老师面前,我想此时他们就是母子吧。那时,我觉得好温暖,爱在蔓延。这个小男生心理也肯定很开心,很激动,因为受可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夸奖,还有一份礼物,以后学习上也应该会更努力的吧。还有一次,一位老师语气低沉悲伤地说,去车里拿东西时,无意中发现了车上被某个学生画上了两个难看的英文字母,她难过的说:是不是我批评哪个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了?我们只能叹息,劝他原谅孩子的不懂事无知。我想说,你要相信,只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再硬的顽石也会融化的!因为你对学生的爱他一定会感受到的。魏书生说过,不能奢望在学生的心田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结出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种子才会越走越坚实。

  “孩子们的心真的是水晶做的,你把爱映进去,他就会折射更多,更美、更灿烂的爱给你,因为拥有了他们的爱,我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最富有的人。”我想这也是所有老师的心声吧。

  新教师起航:感恩与成长

  “教师的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向着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

  工作以来,和很多新同事一样遇到了很多困惑与不适应,但渐渐明白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所有的付出与辛苦与学生的进步与微笑相比都不重要。有付出就有收获,我们年轻教师也一定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困惑与不适应之外,更多的是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关心,那些温暖的时刻让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有爱的大家庭中真好。

  早上7点拿着早餐的我走向办公室遇到已经早自习检查完毕回来的校长,紧张忐忑,胆怯地问了一声好却得到新校长有力的回应,感动于校长的亲切;上课回来,看到桌子上放着美食家老师亲自做的美味蛋糕点心,感动于刘老师的体贴;上课遇到困难,师傅主动给我提意见支招,让我能够找到方法,感动于师傅的支持;遇到麻烦,无法抽身时,宿舍上网遇到麻烦,宝华老师和吕老师为积极我想办法,感动于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遇到突发事件,新同事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迅速赶来帮我解决问题,感动于小伙伴的无私帮助……这些令人感动的瞬间还有很多很多,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

  我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中最悲哀的事情。……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改变一毫。“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魏书生

  魏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以此勉励自己改变思维,改变行为,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不断学习,享受教育的快乐。

  注释:

  本文中所有标有页数的引文均来自蔡政权《教育的智慧——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漫谈》,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教师关键的第一堂课》有感    下一篇: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