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有感于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化学课堂教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习惯、知识积累、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本人在从教的几年中也体会到:教师总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或者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各种教学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其实质是学生顺着教师的预设、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成学习,当学生的学习思路偏离了教师的期望,教师会马上点拨学生调整“出轨”的思维。课堂教学表面虽然热热闹闹,其实浮华的形式背后,是严格按照教师导演的步骤进行的,学生的思维是教师的思维的追随者,这样的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就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义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也有人认为动态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随机偶发的神来之笔,它常常如天马行空,不期而遇。其实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具有动态生成价值的一些细节,理智的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中,促进学生探究,引爆学生思维,就有可能产生精彩的生成。以下就是本人几年教学中对化学课堂动态生成的一点体会。

  一、有效的预设,促进教学生成

  教师关注“生成”并非要舍弃“预设”。事实上,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可能出现的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动态生成。

  【案例1】

  在一次《水的净化》的教学中,做用简易净水器净化一杯浑浊的水,可能因为净水器已多次使用的原因,在通过净水器后水仍然为红色,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我事先准备一支大试管和棉花,我将仍为红色的水倒入试管中,再加入活性炭,然后在试管口放足量的棉花,用玻璃杯将棉花慢慢压入,这样学生同样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变化;并且及时提出问题:活性炭能不能永久使用?此过程是什么变化?同时告诉学生生活中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活性炭用久了可以放在太阳下晒晒后又可以使用,从而又将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可见只要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即使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教师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促使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二、关注教材空白,促进教学生成

  化学教材是由化学知识、图示材实习题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的配置中,凝聚着许多化学专家的心血,是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空白可以成为生成性教学的节点。

  【案例2】

  在氢气燃烧的演示实验中,课本只用图示呈现。按照传统做法,演示实验用玻璃尖嘴导管点燃氢气,观察火焰颜色呈黄色,会跟学生带来错误的知识结论。于是我向学生提出为教材配置实验的要求,学生想出用金属代替玻璃管,我于是将事先准备的铝皮卷成的尖嘴管套在玻璃管上,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小小的实验创新设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还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善待对待学生错误,促进教学生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头脑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信息,此时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因此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从学生的错误往往可以生成资源,形成动态课堂。

  【案例3】

  在一节《制取氧气》习题中,我曾讲过这样一道题: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未见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同学们讲出许多可能的原因,其中答“装置漏气”的学生特别多。在两天后的测验中,其中有这样一题: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中,发现氧气不纯,请问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当时全班有95%的学生答到“装置漏气”,面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将两道题拿出来进行讨论,将学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两道题一样,另一派则持相反态度,让学生自己先发表看法。在学生讨论完后,我将事先准备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第一个实验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我在集气瓶中只装三分之二的水便收集;第二个试验还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装满水,不过装置是漏气的,这时学生根本看不到水槽中有气泡,说明氧气没有从导管进入集气瓶。学生更加体会到两道练习的差别,同时也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要注意审题和对知识迁移。

  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的受到这样的启发,错误本身也是一个教学资源,只要有效的合理利用,不仅成功了课堂教学,还锻炼提高了自己。面对错误,给学生一个暴露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这比教师过多的所教效果要事半功倍。

  四、重视学生的质疑,促进教学生成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有了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等,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学生质疑问难,这时那种或为了完成课时教学任务,或显示学识渊博而给出“严密而科学的解释”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科学的解释”会扼杀“怀疑的种子”,扼杀“觉悟的良机”。那应该怎样做呢?

  【案例4】

  在一次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课中,学生在分组进行实验结束后,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我马上收集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又有一组得到类似的现象,于是我在班上组织学生立即展开讨论:这个实验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讨论后都给出了本组的答案,其中有一组猜测可能在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变化。这时我告诉他们发现了一个高中的知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通入的二氧化碳过多,这时过量的二氧化碳会继续跟生成物反应,再生成可溶于水的新物质。学生们异常兴奋,我趁机鼓励他们要细心观察实验,并敢于提出与课本知识或现象可能不一样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求知的欲望。教师抓住“学生产生的问题”这一课堂资源,加以利用,形成动态的课堂,一方面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大胆发表见解,在讨论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叉开老师的思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理解问题并加以引导,因为老师的理解并不等于学生的理解,教师要善于筛选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把其作为有效的资源加以利用,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造思维,又给学生展示自我理解结果的机会,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机智、冷静面对意外事件,促进教学生成

  虽然教师组织教学要有计划,要尽可能避免意外,但有时往往会因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一些意外。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案之外随机偶发的情况可能要比其他学科更多一些。比如学生在进行实验或回答有关问题时冒出的各种新想法,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意外事件等等,教师要及时捕捉,有效利用,使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案例5】

  我在一次化学优质课的评比中就曾出现了一次意外。当时我选的课题是《分子和原子》,在探讨分子的性质时,我设计由学生上讲台演示课本实验“氨分子的运动”。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与浓氨水一起罩在大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了,而大烧杯外的酚酞试液不变红;但在实际操作中,两杯酚酞试液都变红了。因为在平时的实验中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再加上是比赛课、自己年轻经验少,看到这个现象我当时很惊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接下来该怎样处理,感觉整个的教学计划被打乱。但我迅速调整自己使自己冷静下来,这个实验是我们全组老师精心准备并进行多次演示的,向来都万无一失的,我不能敷衍而过。于是我机灵一动,提出“为什么大烧杯外的酚酞试液也会变红呢?烧杯不是将酚酞试液与浓氨水隔开了吗?”,让学生展开讨论,我则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分析原因,很快我便发现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无法说出原因时,我提示从刚才那位同学是否规范操作上分析,很快便有学生找到:那位同学在操作中因为罩大烧杯时速度太慢,导致浓氨水挥发到两杯酚酞试液中,所以就算罩了大烧杯,烧杯外的酚酞试液也会红。随后我亲自再将这个实验演示一遍,出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从而也证明同学们的解释,同时进一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事实。

  这节课虽然出现了意外事件,打乱了原来的教学计划,但正因为我利用了这个偶然的意外现象,随机应变,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而也使本节课非常成功得完成,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

  此教学案例也给我以这样的启示,课堂中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意外事件,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从而使化学课堂富有“动态生成性”,充满活力。也深深体会到叶澜教授所说的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表征与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高中化学“单元过关”教学    下一篇:谈谈信息化教学与学科的整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