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3-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的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是它表现主题的常见形式。散文被誉为“美文”,具有丰富的美感。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现代散文,其中不乏此类。有些散文的语句描写非常优美,带给我们愉悦的审美感受,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教师从语言、意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把握散文的线索 散文中“线索”的作用就是将这些零散的片段和场景连缀起来,组织成篇。理出了文章的思路,再来分析文章结构,就能感受到作者构思的妙处。

  2、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 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的作用,好的散文总是以“眼”显“神”。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需要注意的是,“文眼”句有的是直接明示性的,有的则是委婉含蓄些的;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片末。

  3、借助联想、想象领会散文 把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融合在一起,在散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领会到作品的内涵,欣赏散文之美。

  4、体会散文的意境 散文创造意境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融情于景。欣赏散文的意境时就要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进行感情的体验,这样才能使自己如身临其境,在心灵上产生强烈共鸣。感受意境中蕴涵的感情,必须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否则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很难体会出景中之情,物中之意。散文创造意境的另一重要方法是托物抒情。这类散文创造意境的特点是把某物作为自己表达的思想和工具,将思想凝聚在足以吸引打动读者的艺术形象上。

  5、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隽永,生动,要通过默读,朗读,结合语境推敲字句,辨析词义,体会词语感情色彩等多种途径,反复体味其语言,随处留心玩味佳语美句的妙处,,这样就可以在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充实和艺术的享受。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仔细品味: a.品味散文语言的朴实自然美。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准确逼真,简洁,流畅,清新绚丽,是自然美具体表现。b.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好的散文,语言携永,让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如:c.品味散文语言的音乐美。好的散文,诗情画意,语言富有音乐美。如用叠词构句,用稍加变化的排比句,这种语言节奏明快,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细细品味,能给人音乐美的享受。

  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意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注重领悟散文感悟中的“悟”,情思中的“思”。培养学生的“独特意识”,抓住散文的特征即贵在自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鉴赏意识”,首先进行审美阅读,然后是“审美的感受”,最后是 “鉴赏”。审美阅读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读散文,不仅要感受到它的美,而且能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色彩的描写以及述说式的表达,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的方法,透过字里行间,领悟其中的审美因素。

  总之,散文要注意线索、文眼、意境,运用想象、联想的方法,结合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欣赏散文的“美”,体会浓厚的感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好语文的“三把钥匙”    下一篇: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语文备课工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