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陈耀恒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小学教学中,结合影视、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会融入大量的图形、文字、影象、声音、动画等资料,这大大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使孩子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了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的结合,正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带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应,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微课视频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形式较具体形象,在他们眼里,数学无疑是一门抽象、枯燥、复杂的学科。如何都能使抽象、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趣味化、简单化呢?通过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投影、幻灯等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在新授之前,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趣,提出相关的问题设疑,从而在学生心理上设置一种悬念,可以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如加法运算定律,安排了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节;乘法运算定律则创设了学生植树的问题情境。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教育情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乐学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例如算式(4+2)×25=4×25+2×25先支运用信息技术技术“变色”手段,引导学生关注两式间的形式差导。再利用“闪烁”手段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乘法分配律,同样也可以利用“闪烁”手段让学生判断是否符合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最后利用“平移”手段提练出用字母表达方式,从而加深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问题不易理解,而对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却记得特别牢固,例如,学习“植树问题”什么是“间隔”和“间隔数”,那么先让学生举起手,指缝就是“间隔”,那么多少个指缝,就是“间隔数”,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文图并茂、声像毕具,形象生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教学乘法分配律,由主题图引出新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每组的人数乘组数,即(4+2)×25;运用“闪烁”手段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分别算出挖坑、种要树的人数与抬水、浇树的人数,再相加,即4×25+2×25。运用多媒体技术“变色”手段总结这两种算法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因而计算结果相同,所以可用等号连接两算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四、利用微课视频,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用微课提高预习效率。有效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预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提前预知明天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在听课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所以教师在了解清楚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利用这些微课视频进行有效预习。例如:在教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制作一段种树的微课视频,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棵数、间隔数、间距等知识点,这样可以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巧用微课攻破难点。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历有所欠缺,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对某些重点难点难以理解消化,需要教师给他们讲解,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口头表达等,学生的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使他们有了越听越乱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来辅助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时间上的足,而且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攻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微课温故而知新。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理解与运用时有所差异。这时微课视频就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了,学生可以在课后,有针对性的观看微课视频,理清课堂学习时存在的疑惑,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弥补自己在课堂学习上与其他学生产生的差距。学生在课后进行了有效的知识补充,理顺了知识链,间接帮助了下一节的课堂教学,也是一个提高课堂效率的间接手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践行者与感悟者,对课堂教学有着最清醒、最深刻的体验,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专业技能,树立勤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认识,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学生的服务者与指导者。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