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教学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品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 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感受法律尊严》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胡长清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胡长清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胡长清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故事开端激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目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二、 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展示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引起学生思考。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恰当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老师必须给学生创设最大的自由思维空间和表现机会,把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把原来的教学行为转变为优化学习行为和交流、探讨思辨问题的过程。老师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思辨,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平台,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网络教学更让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声形并茂,色彩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又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体精神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传统的先分析典型事例再导行的固有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正吻合了思品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生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政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策略研究    下一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