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在数学课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才能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接下来将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如下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它的兄弟姐妹,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驱使学生竞相回答。在让学生猜想之后,又拿出一个用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做成的“小机器人”,此时学生内心充满探究的欲望,很自然地进人了学习情境,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做了良好铺垫,真正唤醒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再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通过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良好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强化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关键,教师要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并将书面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可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瓶,将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学生沿着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通过大家动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的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课堂上我也经常运用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三、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每一次练习,都要精心设计,有趣味,有梯度,既能够巩固新知,开发思维,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得到提升。

  四、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设计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另外,综合实践活动是最好的趣味游戏课,在五年级下册的《掷一掷》中,我利用“飞行棋”的游戏将整个课堂活动串联在一起,学生乐于参与,并在游戏中猜测,观察,实践,并得出结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的有机整合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办法和措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