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敬业与乐业》课后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7-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演讲词。是梁启超先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篇文章,既是议论文,又是演讲词。

  首先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 “敬业”和“乐业”两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迅速地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了作者围绕中心论点所谈的几个主要问题。可以说没什么难度,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到位。

  因为这是一篇演讲稿,我最主要想让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演讲稿的语言特点,好让学生在日后能够具体生动地写出一篇演讲稿。学生们先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分析这句的语言特点,这样逆向学习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围绕“敬业”与“乐业”,我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业”,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件所做的事都能称为业。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做到“敬业”,为什么要“乐业”。我提问道:作者提及“大总统”和“拉黄包”两个职业意在何?学生不难明白:职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神圣,是不分高低的。在七段中我提问道:作者为什么“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学生细读之中也会抓出作者的理念:大家同时替社会做事,怕的是做不好对不住这一天的饭。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把握作者的敬业态度——专心做事,不管事情大小。于此,我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说说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业。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多读、多思、多发言,让他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乐在其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江村小景》教学反思    下一篇:《后赤壁赋》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