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音乐计划总结

《格尔尼卡》 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音乐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8-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格尔尼卡》属于一节“欣赏、评述”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从支离破碎的造型、黑白灰的色彩和凌乱的构图感受画面暴烈恐怖的气氛。教学的难点在于:通过《格尔尼卡》特有的绘画手段和色彩了解绘画语言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运用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不断采用欣赏、质疑、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格尔尼卡轰炸场面,让学生用一个词说出战争场面,刺激学生的视角,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欣赏《格尔尼卡》创设绘画作用创作背景的铺设,导入本课课题。初次赏析说感受,体会作品传达给我们的动荡、害怕、紧张的象征情感。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分组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讨论分析,一个一个的提出问题,如:牛的表情怎样?它象征什么?马代表什么?母亲发出怎样的声音?灯在这里象征什么等。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1-2个代表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出各形象的象征意义。深入理解作品包含的爱和平的思想感情。继而对作品进行艺术特色的赏析,培养学生正确赏析绘画作品的能力。

  关于美术欣赏课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欣赏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良好的个性发展,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欣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欣赏前,我先围绕作品的特点拟好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在欣赏 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作品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你感觉作者画这幅是为了什么,猜一猜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等等,很自然的引出这一节课的主题,就这样让学生在余味和悬念中结束。

  二:互动交流是不可少的

  让学生相互探讨,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感受,在交流中他们的思想火花在碰撞,对作品就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中知道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作品,感受作品。

  三、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这节课中,使用了自己制作的课件,加强了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学习的普遍兴趣。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一名演员。我认为这种比喻更为恰当,更适合当前的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因为教师以导演自居,势必会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使课堂教学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自由、尊重、和谐、信任等关系。把自己看成是导演,也看成是一名演员,就意味着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相互建构,只有这样做,才能创设出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和精神氛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合唱教学变成小学音乐的常态” 心得体会    下一篇: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