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21-11-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推进。初中历史教学经过几年的锤炼,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中考指挥棒的调控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步履维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历史教师自身素质难以提高

  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密切关注历史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参与探索和研究。但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微乎其微。

  1、在农村初级中学中,专业历史老师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由其他学科转教历史,没有经过专业培养,怎能教好历史呢?大家都是外行,又怎能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呢?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难以开展。

  2、历史教师数量少,任务重。有的教师一人要担任六、七个班的教学,大多是跨年级上课,兼课教师也不少。教师整日里忙于上课、批阅作业、备课及学生的管理,无暇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身素养难以得到提高。

  3、受中考分值(50分)少的影响,各级重视不够。各级举办的教育培训、专家讲座、赛课活动……大多没有历史学科。各级领导成天强调的也是语文数学、外语,重点培养的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怎能提高啊!

  二、教学评价改革滞后

  在农村,目前评估考察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仍然是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如果学校升学率高,则学校的生员既多又广,反之则学校的生员、教师的待遇和评定职称都成了问题。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在现行机制下,任何教师的教学改革都要冒很大的风险。教师的从业危机,学校的考核考评,社会的接受认可等诸多方面,都是老师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改革意识强,受学生欢迎,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在考试面前的分数甚至不如某些单纯依靠 “时间加汗水”的历史教师。面对这些,“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屡见不鲜。

  三、研究性学习很难开展

  现行教材容量太大,使教师感到即使删除一部分内容不讲,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也相当吃力,于是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初中生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班级人员过多,教师不具备“威严”是难以维持良好秩序的,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活动课,研究性课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勉强开展,也难见成效;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有课时少、考试压力等方面的限制,教学仍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应用,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尤其缺乏社会实践活动。

  四、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

  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目前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有了这种意识,但实际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讨论、合作留于形式等等,教师不能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能走进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型的学习气氛没有形成,还在控制学生的思维,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

  五、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实际教学中由于问题设置不合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效率不高。另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教师的角色转变难度大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开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但从大多数的课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在深层次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往往扮演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少数学习好的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是“观众”。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诸如观念、师资、培训、课程、设备、评价、投入、班额等领域,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抓住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新课程实施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历史教学中书法艺术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