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教导处范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所属栏目: 教导处范文  更新时间:2022-04-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综合实践活动性质指出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性质,体现在回归社会与生活注重知识的 获取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在综合实践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而体现学校的成功教育“学生以文明做人为责”。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二、具体措施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综合实践核心目标中的“价值体认”,倡导培养学生热爱参与社会活动和养成朴素的爱国情怀。在疫情当前的特殊时期,综合实践学科紧密地联系时代气息及时向学生传递有关疫情的相关知识。如,新型冠状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症状、14天隔离期的注意事项以及正确佩戴、处理口罩的方法。引导学生时刻关心国家时事的信息敏锐度,学习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进而感受作为中国公民的民族自豪感。

  (二)增强劳动道德意识

  爱劳动是有道德的表现,在劳动中提升道德。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能力,让你登上高山,而让你永驻山巅之上的,则是道德。”有道德的人热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而道德则提升对劳动价值、意义的认知,同时提升劳动者的劳动境界。伴随着学生们“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长,懒散松懈的状态愈加明鲜。如何改变学生这一状态呢?将劳动道德意识引入其中,学科开展了系列的生活小窍门的学习。在《衣物折叠收纳》的劳动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每日整理房间的辛苦,还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自理能力。《小苏打的妙用》中学生感知了小苏打的制作面食、制作饮料、提亮增色、去除农药及除氯、除臭剂、祛除污渍等多种用途外,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面食制作。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其中。和家长一同发面,制作各种面艺--花卷、馒头、发糕、馅饼、包子及动物造型的各种面艺应运而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加深了亲子关系,培养了创新能力,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进而提升了珍惜劳动成果、以劳动为乐的道德层面。

  (三)提升人文美育欣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培养劳动者。他说,“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成真正的人”。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综合实践课上我时刻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会学生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餐巾折花》一课时,引导学生发现餐巾折花不仅具有清洁作用,更点缀和美化了就餐环境。在餐巾折花的设计中学生加入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感受审美赋予人们的情趣。

  三、预期效果

  在综合实践学科中我将人生观、价值观及学校的成功办学特色不断地渗透于教学中,将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与技能相融合,让劳动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科研工作总结二    下一篇: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