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教导处范文

如何才能备好课

所属栏目: 教导处范文  更新时间:2022-06-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备好课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

  1.熟悉教材,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2.钻研课标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转化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3.研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这就是所要求的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关键处要找准写实,重点如何解决、难点如何突破的方法要得当,教学思路要清晰,层次要清楚,板书设计要合理。备课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的、研究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安排好课堂结构,设计好教学过程。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恰当,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就得到保证。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这个原理上,力求实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讲课的过程可分:

  1.铺垫(教师总结上节内容导入新课或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学生复习上节内容)

  2.设疑(教师提出问题)激思(学生积极思考)

  3.导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生钻研讨论)

  4.解疑(教师学生共同解答疑问)获知(学生获得新知)

  课堂结构的设计要根据最佳时间理论和教育控制论,设计的各个环节要注意针对性和时间的科学性,过程的系统性,以及信息的畅通性,使结构有效的实现对教学的控制,使教学成为良性循环。由此可见,一节课的结构合理,教师能很清楚一节课分几个阶段教学,每个阶段又分几层次,每层次要获取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活动,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哪些教具和学具。层次之间衔接、过渡;知识之间的对比、区别;实验操作的程序和方法;练习题的完成和反馈;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教师要心中有数,体现在教案中,坚决杜绝抄袭教案和不备课的现象发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相关规定    下一篇:优质课评分标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