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美术计划总结

小学美术学科课堂规范

所属栏目: 美术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8-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和现代教育新模式的需要,传统的“美术即画画”的美术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今天的美术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鼓励他们想方设法将美术学习变成一种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获得愉快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从而养成健康的人格。下面是我对小学美术课堂规范的一些浅薄认识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都处于快速变化的发展时期。每长一两岁,都会与之前有很大不同。这种情况下,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呈现出的心理特征也就各不相同。只有去深入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为我们美术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孩子学习美术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年级(1、2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第二阶段:中年级(3、4年级)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

  第三阶段:高年级(5、6年级)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2、教材解析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是与专业美术教育不同的,属于素质型的教育。根据目前美术教育理念、目标要求,现行美术课教材教学内容划分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进行教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有所区别,但它的内在知识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由于美术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造型表现在美术课堂中占据51%的比重。其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在造型表现领域中有这样的说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根据其标准,怎样更好地实施教学,使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成为我们广大美术教师深入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问题。

  1、低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结合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可以让他们以游戏等多种方式,开展造型表现活动。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尝试用纸材、泥材等多种媒材以及简便的工具,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中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用写生、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还可以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三年级下册《彩墨游戏》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国画,可以让他们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中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孩子们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3、高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要让孩子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体造型作品。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实施中设计有很多种体现形式。教师既可以针对课程特点结合特定课程及相应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实施的组织与设计,也可以有意识的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对于学生设计意识和设计理念的培养,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无论是课程实施的设计,还是对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激发与培养,这都可以让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更加丰富立体,新颖多样,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美术素养的提升。

  1、低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以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了解身边用品的形状、色彩、尺寸、材料与用途。用画、撕、剪粘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表现自己改进用品的想法,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2、中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观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途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根据物品的用途,提出设计构想,用手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的方法加以呈现。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高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观察、分析设计作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尺度、材质、肌理与功能的关系。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并做简单说明。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为学校的运动会、文娱活动、节庆以及社区或村庄进行设计。学习民族传统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设计练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

  (3)“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以笔和纸为主要美术教学材料,而这样单一的教学材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现代化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美术材料并没有好差之分、我们要突破这种单一化、模式化的美术教学方式,要尝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更多综合材料。

  1、低年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表达自己的感受。

  2、中年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选定展示美术作品的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结合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设计并制作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3、高年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结合科学学科知识,例如运用平衡、运动、声、光、电等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另外还可以调查、了解城镇或乡村的历史,为自己所在社区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设计蓝图,制作模型,并进行展示。在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活动方式,开展相关的设计、创作与展示。

  (4)“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小学美术欣赏课虽然只占美术教学的5%,但它却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正确的审美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美丑,正确地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具有启迪智慧、发人深思的作用。

  1、低年级“欣赏·评述”课学习领域:

  通过观摩、讨论的方式,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欣赏与了解民间玩具和现代儿童玩具,感受其造型与色彩的特点。通过展评等活动,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交流想法,相互评述。通过实地观摩或观看图片和录像等,观赏自然景色和动植物的形状与色彩。

  2、中年级“欣赏·评述”课学习领域:

  尝试对美术作品,特别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搜集我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传统纹样、皮影、面具等),并了解其中的特点或寓意,进行交流。认识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了解其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我国民居建筑的特色。

  3、高年级“欣赏·评述”课学习领域: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和版画等),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作品。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尝试以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代表作品。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三、美术课堂要求:

  根据不同学段的《美术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采用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教学。为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订的小学美术课堂基本要求如下:

  (一)、备课

  1、要认真学习和执行《美术课程标准》。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结合学校任教班级的实际,拟订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2、课前应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技法要求等内容,分析重点难点,研究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

  3、编写教案符合要求。美术教案一般应列出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授课领域、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

  (二)、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美术课的导入方法是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找准了切入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运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再辅以教师的艺术美感,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来导入新课。可用直接导入或间接导入方式。

  2.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用设疑、故事、演示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精心策划一些游戏,用于导入新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游戏的快乐中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授课领域及重难点突破

  1、授课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

  2、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必须解决,学生必须掌握的问题。要明确该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结合课标、教材、学情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破重点。

  3、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不易把握的知识。难点突破要巧妙引导,有针对性地讲解,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已经把美术教具的制作与使用与美术课堂教学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使用教具教学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的常态了,这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形式和教学环节,还更能充分调动学生乐学好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课堂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气氛。

  (1)、图片展示类美术教具

  (2)、手工制作类美术教具

  (3)、多媒体类美术教具

  2、学具准备:

  比起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准备学具。

  (1)、依据材料内容,设计学具表格,引导学生、家长共同准备学具材料。

  (2)、做好课前预习,了解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主动准备所学内容学具。

  (3)、在课堂上表扬带齐学具的孩子,鼓励没有带或没有带齐学具的孩子,下次带齐。

  (六)、新课学习

  1、基础知识学习

  (1)、讲述新课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一节课中的基础知识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建构基本的美术知识,并形成相应技能。

  2、技能技法练习

  (1)技能与技法练习应有方法和步骤的演示或示范,辅助学生体验和借鉴。

  (2)注重学生的实践的引领,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新。

  3、作品欣赏评述

  (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发挥学生在欣赏课上的主体作用。

  (2)、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3)、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4)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达作品,并学会使用美术术语。

  4、学习活动设计

  (1)学习活动要符合学段特点,要围绕学习目标来进行设计。

  (2)学习活动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

  (5)通过课堂评价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要精准到位,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给学生提供多元评价标准、学习方法、问题纠错方法和方向引领,关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8)、板书设计

  一个图文并茂、趣味盎然、提纲挈领、充满引力的美术课板书、通过让学生看看、想想、画画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深钻教材,积极思考、精心设计、一定会创造设计出更多优秀的板书。

  (九)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难度适当,符合学段认知特点。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让不同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均有收获。

  (十)教学反思

  1、课前思考:教师在备课时既思考怎样运用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又对当下学生学习现状即将会遇到的困难进行估计,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合理、是否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对教学设计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

  2.课中反思

  教师在课堂中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适当。学生在实际中参与的程度如何,反应如何,是否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对策,找出解决方案。

  3.课后反思

  课后教师要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学中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有效,是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有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如何改进有助于较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变脸》教学反思    下一篇:浅谈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