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在孩子的心田播下儿童诗的种子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春风吹开的花瓣、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蛙声里清凉的月光,以及飞成一团小雾似的带着花香的蜜蜂……

  在儿童诗的世界里,“春风,叫花儿张开嘴巴来歌唱”,“蝴蝶是花的精灵,要飞回来找它自己”,“用荷叶可以包一片月光,回去夹在诗集里”,“辛勤的蜜蜂住着漂亮的大宿舍”……

  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诗歌,是作文的另一种形式。“少年若天成。”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一、什么是儿童诗?

  所谓的儿童诗,广义的概念是:包括儿童能读的诗,以及儿童写的诗。前者包括古诗和大人写的诗,但必须适合小朋友阅读。狭义的概念是:包括儿童写的诗,以及大人刻意为小朋友写的诗。《天方夜谭》里,阿里巴巴进入了宝山,对着宝库的山门大喊:“芝麻,开门!”门就开了,满坑满谷的金银,照得他眼睛发亮。文学的世界也像一座宝山,“儿童诗”就是那个宝库,金银会照亮人的眼睛,“儿童诗”则会照亮人的心。细数“儿童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太阳整天呆在天上会不会寂寞?”“天冷了,小鱼睡在哪里?”这些充满稚气的问题只有天真活泼的孩子才能提出,他们除了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以外,还有一颗善良的童心。不知是谁惹了北风?/北风生气地怒吼着,小草冷得发抖。/大树看了很不忍心,/脱下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盖在小草身上。//这是一个三年级小朋友写的,她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自然的景象用人类的生活比喻出来,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人情味,处处有温情。

  2、几行小诗,便是自然纯真的童趣。读一读冯辉岳的《蝴蝶》:蝴蝶指着相册里的毛毛虫/大叫:“吓死我了”!/妈妈告诉她:/“这是你小时候的照片呀!”再读一读詹冰的《游戏》:“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妹妹当老师。/你当学生。”/“妹妹,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两首诗,是两段对话,是生活中最真实的两组镜头,无邪、不做作,却是童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

  3、几行小诗,便是轻盈灵动的意境。几只美丽的蝴蝶/是花儿的春天。/一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顽皮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望着天上的风筝,/我高兴地说:“那是我们的春天。”/这是一年级孩子写的《春天》,他用稚嫩的小手为我们描绘出“草长莺飞二月天”的盎然春意。多少美妙的情景在孩子们童年的梦境中徐徐展开,只要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插上想象的翅膀,轻盈灵动的意境便跃然纸上。

  4、几行小诗,便是深厚隽永的睿思。有这样一首诗《长和短》: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语文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我过生日那天最短。/奇怪,为什么我的心情也有长有短?/多么有意思的语言呀!几行小诗便把孩子们对生活简单的思索,用有意思的语言快乐地表达出来,朴素明朗、不乏童趣和诗意。

  二、为什么要学写儿童诗?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诗教传统。写诗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这完全等同于其他形式的作文教学);同时写诗还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培养、训练这些能力的极佳途径(这比其他形式的作文教学更胜一筹)。

  1、学写儿童诗,可以训练观察,激活想象,培养创造能力。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说过:“写诗一定要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细腻的观察,深深的感动,和奇妙的幻想。”一个叫吴导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苹果》:苹果是太阳的孩子/它是一个爱脸红的小胖子/苹果是一个小火炉/把美好燃烧/苹果在树枝上是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肚子里/那就是甜蜜/多么细腻的观察,多么神奇的想象,难怪意大利诗人塔索说:“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和诗人。”

  2、学写儿童诗,可以训练表达,学习描写,提高感悟能力。诗的语言是最精练的(这也是在创作指导中努力追求的),没有“三年得两句”的恒心和耐心,是达不到“一吟泪双行”的境界的。写诗还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手段和表现形式。实践证明,能写好诗的学生,定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对诗歌的欣赏、揣摩、借鉴、创作,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语感也在不断的练笔中逐步培养形成。

  3、学写儿童诗,可以陶冶性情,体味生活,学会抒写心灵。儿童诗贵在情真,我们要鼓励孩子大胆表露自己的观点,勇敢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不犹豫,不迟疑,即使有一些思想上的偏差,那也是成长中美丽的错误,即使形式上差些,表现技巧不那么高明,但也能滋润或激动读者的心灵,摇荡读者的性情,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三、怎样指导孩子写儿童诗

  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赏读

  还记得诗人孙友田的《月光启蒙》这篇文章吗?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诗人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从诗人的经历中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童谣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母亲的启蒙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孩子们浸泡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诗歌作品之中,体会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感情,从而得到文学的启蒙教育。

  2、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仿写

  众所周知,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起步,反复临习,力求形似而后求得神似。模仿便是其间必须首先经过的一级台阶。学生学习作文何尝不也是这样的呢?朱憙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古人把模仿范文作为最初作诗的方法,他们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然后逐步地“师其神,不师其貌”,最终实现由模仿走向创造。古人作诗作文尚且如此,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更要这样。

  在《学写儿童诗》一课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仿写的环节,让孩子学着用诗意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梦。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请学生配乐朗诵冰心奶奶的一首小诗: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繁星》第二步:教师诵读自己的梦。《梦》:梦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想捉住他,/他已经游走了。第三步:你的梦是什么呢?让孩子们试着用“我的梦像……”说一句话。生:我的梦像一颗流星,滑过童年的天空,留在了记忆里。生:我的梦像一叶小舟,装满了七色的糖果。

  生:我的梦像路边的一株小草,渴望开出美丽的花。生:我的梦像一粒种子,梦见自己一天天长大。生:我的梦像一座彩虹桥,一头连着我的心,一头连着星空和月亮。……

  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仿写学到家,可大大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运用到作文中,无异于如虎添翼,让文章锦上添花,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创作

  作为学生真情流露的儿童诗,它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它是孩子生活经验人生感受的写照。儿童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折光,是某种比喻”。因此,指导儿童写儿童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

  生活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儿童诗的题材是最为广泛、自由的,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以及不论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有形还是无形,具体还是抽象,都可以入诗。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到生活中去,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深刻的表象,如早春河岸边的芦苇、夏日清风中的荷塘、蜻蜓翅翼上的纹路、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这一切都能激起儿童神奇的想象。看:雾来了,/踩着猫的细步。//他蹲在腿上/静静地俯瞰/港口和城市/又往前走。//小诗人用灵动的笔为我们描绘出雾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想象啊!

  儿童诗容易让心灵找到回家的路,可以令你拭去凡尘,涤荡内心的艰辛,快乐不时地涌上来,像一条久违的河流在无边流淌。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就让儿童诗这棵绿色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然后一天天长大。让孩子们的童年因为有了儿童诗而更加绚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儿童诗教学有效策略的思考    下一篇:谈儿童诗创作指导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