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读《教师的语言力》有感1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不同的老师在上同一节课时会因为语言传递方式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我们在提问时常常会发现有时问题设置的太简单或者难度过大,有些提问缺乏启发性,在课堂中如何才能使提问变得有意义、避免无效的提问呢?

  我们首先要明白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提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结果,而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我们只是帮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在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答案后,教师才予以指导。作者在这一章节提到了美国著名营销顾问(Simon Sinek)提出的“黄金圈理论”。该理论用三个同心圆告诉我们只有做到由内到外人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学生只有内心意识到问题,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作者认为提问的方法有以下七种:选择法、想象法、目标法、发现法、扩大法、原因法、数值化法、步骤法和反省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遇到问题不会思考,就可以采用目标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修正,比如接下来呢?下一步应怎么做?引导学生逐渐自己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通过反复这样的提问,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成为问题的主导者。

  提问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在提问时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问的内容要紧密联系教材,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二    下一篇:《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