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数学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的评价有这样一句话:“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的,数学中含有许多文化艺术的因素,尤其是美,数学美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数学特点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形式”,而20世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数学逻辑学家罗素也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的美。”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也明确谈到:“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和艺术所具有的美,在其内部结构上和方法上也处处蕴育着数学美”。
  而如何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揭示数学的科学文化价值,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的素养,正是我们中学教师肩上的重担。下面就如何在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更新教学观念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对数学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和理性精神,逐渐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转变为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着力于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树立起全面发展的人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和优质高效的效益观。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努力学习,吃透新课标的精髓。
  二、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数学的美
  数学的美是无所不在的,它的和谐性、简单性和奇异性,常常让人们感到赏心悦目。当我们导出一个方程或公式,就如同看到一个塑像,一道美丽风景,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一样,会令人感到无比快乐。当我们证明一个结论,我们就会感到一种道不尽的无穷奥妙,这一切要用心去感受。
  三、建立人文性的师生关系
  新课堂应是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满愉悦,享受人性的关怀,生命的快乐。
  1.  尊重。人文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在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对于学生的自尊,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像对待新生婴儿那样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要把学生当“人”看,不歧视、不侮辱、不体罚,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和学生间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2.  赏识。赏识如同阳光和空气,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赏识能使人愉悦,激发人的潜能和心智,使灵感涌动。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获得他人认可,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赞美、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人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是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良策。
  3.  宽容。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规则过于苛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对学生充满宽容。课堂提问,允许出错;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必要时允许学生自由发言,甚至坐着发言,体现对其人格的提升。
  四、教学设计要给学生搭建宽松自如的平台
  1.  教学要真正从学生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让学生参与,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熏陶。
  2.  让“研究性数学,数学建模”走进学生课堂,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某些热点问题。
  3.  构建优美的数学课堂环境,如美观的板书,多媒体教学的进入等等。我便用多媒体演示“神舟”7号的运行轨迹,视听效果很好,并用数学实验让学生亲手实践,双管齐下使学生亲自体验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亲手探究出了椭圆的定义,既享受了数学美又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加强数学史的介绍和数学问题背景的揭示
  中外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都有一段经典的奋斗历程,每一次的数学发现都是一次历史的变革。了解数学的历史有助于培养科学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的价值理念,有助于磨练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能够激励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数学史正是一个搞活数学课堂丰富的数学背景资料。每一个数学知识背景后都有一个丰富的数学文化背景,每一个知识内容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数学故事,每一次数学发展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天才。文化背景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动人的数学故事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伟大的数学天才志坚如磐石、锲而不舍;在治学上勤奋刻苦、严肃认真,在品格上刚正不阿、诲人不倦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唤起学生崇高的奉献精神。如此等等就能够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枯燥,而我们教育真正想要的人才又能得到培养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做保证。当我们的数学课,不再仅将所谓的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当我们的数学教师,努力演绎数学文化的厚重与缤纷,用信息的传递数学文化的睿智与豁达,当数学文化的魅力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诚然,数学中文化渗透势在必行,但并非一日之功,希望我们的数学同仁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该课程的改革中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几种训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