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许承杰

               ( 四川省射洪中学 四川  射洪 629200 )

 

摘要:英语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习充满情趣。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英语    生活化    学习

 

最近几年,中学英语的教材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但是英语教学并没有改变一个长期存在的弊端,那就是:不是为了用而学,而是为了学而学;学用分离,脱离生活。脱离语言交际的环境,这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培育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的活动,教育即生活,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倡,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即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 Education for life。他们这些伟大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中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迪。因此我们应把英语教学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   立足教材,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从生活经验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学生们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因此而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思想,学会选择学过的、合适的语言;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2   超越教材,创设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们都知道,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是没有针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超越教材,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动口动手的机会。

2.1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

课堂上需要教师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游戏、活动,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倡导交际法教学的Christopher Brumfit教授说过:“好的老师总是关心学生是否能迅速地使用到他所学的。”例如SEFC Book1 Unit5的主题是The silver screen,由于我校处于西部地区,同学们很少能够看上电影。于是我一改常规教学,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先让同学们观看了与本单元相关的几部DVD,如NOT ONE LESS,然后师生一起讨论欣赏。最后请学生自选故事,自编一部短剧,并将优秀的表演用DV拍摄下来。整个过程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作为电影人的艰辛和成功的不易。

2.2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学生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情景创设,自编对话,模拟生活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在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的交际活动中,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英语。

2.3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

媒体有着传统英语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从多方面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它能把抽象的语言用直观具体的形象体现出来,并能创造动感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chalk-talk单调的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掌握新知识。

3   借助课外作业,扩展学生英语学习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奥运的临近,更加速了这一趋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

第一,动眼。我们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以及浏览英文网站,收集、摘抄英文商标、广告、标牌。学生在“做”中体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第二,动口。可设计这样的作业:把每天学的课文单词或对话,歌曲,故事等分别录在空白磁带或MP3中,并选择一些在课堂或校园广播中播放。这种类型作业充满了新鲜感,学生喜欢去独立完成,而且也较具可操作性,让学生轻松学习,愉快作业,达到乐学、乐做效果。

第三,动手。学生模仿力强,也有较强的想象力,因此可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探究性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跨越中西方的文化意识也得到增强。

4   学习空间英语化,生活中用英语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拓展课外资源,开发生活空间的英语,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4.1优化校园环境,让英语走进学生的世界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校园语言环境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地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让校园成为英语习得的有效场所,可做到以下几点:

校园标语双语化;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标牌双语化;各班在教室墙壁及后黑板上设计英语学习园地,学生摘抄的谚语、幽默、歌词、小诗等都可贴在园地内,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

4.2营造口语氛围,让学生走进英语的世界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应随时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说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可做到以下几点: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称英文名字,并用英文问候;每天早晨到校在班级门口和值日班长进行英语简单对话交流之后再进课堂;利用课前三分钟讲英文故事或欣赏动画片,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能有机会大量地接触英语,获得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语言体验;在一周时间里固定某一天为英语日,师生、生生之间用自己学来的英语互相交流,增进学习;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唱歌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生活使学生领略到了英语的魅力,英语开拓了学生的生活空间;生活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感,英语扬起了学生追求生活的热情。在实现生活化的英语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当中,努力做到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初中新课程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下一篇:浅议外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