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问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牛顿因为提出了“苹果为什么总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 的疑问而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瓦特因为提出“煮沸的水为什么能顶起壶盖”的质疑而发明了蒸汽机,人们因为好奇于蝙蝠如何探路而创造了雷达……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是发现、发明、创造的前提,在提出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创新。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问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抓住好奇心理,培养学生善于发问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充满了惊喜与奇特。科学的做法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对此,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采取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景。如:在学习《地球、太阳和月亮》一课时,把活动主题分成了四个教学环节:1、活动引入。通过问题导入“远行的渔船为什么慢慢地只能看见桅杆了呢”激发学生研究地球的欲望。2、探索研究。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实物操作——观察实验——交流研讨”的科学探究过程。3、研究汇报。学生通过边操作边观察,认识了地球的形状。4、活动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地球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奥秘培养学生研究地球的兴趣。

当教学进入汇报产生的疑问这一环节时,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竟然提出了 “地球究竟有多大?”、“地球内部有什么?”、“如果太阳消失了,地球会怎样?”“月球上有什么?”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13个。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问题引入以问题结束,很大程度地拓宽了教材。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发问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种子与幼苗》一课,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对植物的生长都有一知半解,所以这一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以 “种子如何发展为一棵幼苗”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一个环节“认识一颗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们通过对种子的解剖认识了一颗完整的种子由几个部分组成;第二个环节是以问题形式展开,一群孩子边实验边讨论;第三个环节仍是以问题形式展开,讨论种子萌发和种子结构是否完整有关。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认识了种子萌发必要的一些外部条件。第四个环节布置学生每人挑选一些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播种,观察不同的种子的外部形态。收集有关种子的资料,和同学交流。学生提出了“是否完整的种子都能发芽?”“是否所有被虫蛀过的种子都不能发芽?”“子叶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发问,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二、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敢于发问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科学课的最基本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的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界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认识科学、了解科学的知识。如:在学习《我们在成长》一课时,五年级的学生一般12岁左右,基本上进入青春期,我在板书课题后,讲:“通过学习《我们在成长》一课,我们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少年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的保健知识,我们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少年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的保健知识。,我们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少年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的保健知识。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由于谈及这些问题,学生都表现出比较害羞,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人由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消除的顾虑,激发学生想知,想问的欲望。

三、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善于发问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孩子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自由地提问题,老师可以对所提问题进行筛选,找出课堂上可以动手研究的,对问题分类、甄选、鉴别,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知道,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对自己或对他人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乐于并敢于把自己想法提出来。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要表达自己积极的反应,如你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它对我很有帮助,从你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这个问题对我们很重要等等。也可以采用一些鼓励的方式,如鼓掌,伸出大拇指,或做一个OK的手势、荣誉命名等等。

如在教学《植物繁殖的奥秘》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我们吃香蕉的时候没有发现香蕉有种子,那香蕉是怎样繁殖的?”“植物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我及时抓住这个学生的提问,高兴地说: “你不但善于观察,更善于提问,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这些问题非常有意思,老师相信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把答案告诉老师。”学生受到了鼓舞,自己读书查阅资料,和同伴商量,很快弄清了问题答案。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培养学生善于发问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问,会问,善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课堂成为交流与展示的舞台    下一篇:浅谈课程改革新理念下的自然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