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学生是课程资源的最终受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和教师一样,都应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为此,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学习生物做了探索。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主体Abstract: Students are the final acceptors of curricular resources.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ar resources serve students’ development. Students as well as teachers are all subj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ces.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deals with certain researches on how students study biology well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ar resources.Key words: curricular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ubject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一本教科书和课堂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凡是对教学起作用的事物,均可成为教学资源,课本与生活,学校与家庭等的课程资源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所需要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我们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同时,也再一次重视起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当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Ⅰ、学生具有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深,也最容易形成能力。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之一,有时学生创造出的课程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甚至可以超越教材文本本身。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作为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随机应变解决问题。 Ⅱ、新课程资源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开发和利用 Ⅱ.1 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应该说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我在讲到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植物这个内容时,学生们马上想到到学校标志性的那棵大银杏树,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去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最后明白银杏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Ⅱ.2 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课程资源开发      在生活有许多的生活现象的解释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关注细节,发现了各种问题,我首先都要求学生先结合课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弄清其形成原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巩固,更难得的是学生学会了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最终达到知识服务生活的目的。比如在课间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有学生在聊天:“前几天每天都下雨,我妈买回的西瓜就象是被水泡了,没平时的甜……”我灵机一动,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了研究性作业: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要甜些?我们买本地水果应该挑什么时间买水果会更甜?把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活化生物课堂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Ⅱ.3 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面如今的社会是五颜六色,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生物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当讲到一些平时学生不熟悉的生物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去互联网上查阅,从而达到对生物的直观认识。 Ⅱ.4 挖掘处理教材,充分利用课内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学材”,学生的经历、经验、认知水平和个人爱好是各不相同的,对教材有不同的理解也是正当合理的。学生的这种不同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无论是正确理解,还是对教材的误读、错读,都是一种课程资源,都对教学有促进或借鉴作用。如在讲到利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精的雌蕊,可以获得无籽果实,很多学生自然的就想到了无籽西瓜,课堂上就很兴奋地说:“原来无籽西瓜是这样得来的啊。”这种误解教师就可以引入三倍体的相关知识来讲解。 Ⅱ.5 依托本土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峒河是吉首的母亲河,但从上世纪末,峒河就遭到极为严重的污染,为此,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了保护母亲河的政策。我就此事件为例对学生进行了生态教育,传播相关的生态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了生态意识。由于大家对此事件很熟悉,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改常态,积极参与,发言踊跃且特别中肯、深刻,还举出了本地更多的相关实例,课堂气氛也因引入此资料而非常热烈。 Ⅲ、引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Ⅲ.1 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决定生物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筛选和利用,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自觉去分析和探索生物课程资源的内涵、性质、种类和在课程目标实施中的价值,否则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一句空话。其次生物教师应该始终把自己业务素质和专业发展放在首位,及时了解、跟踪和掌握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学习、领会别人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挖掘、调动和利用自己的才能、潜能,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通过教师自身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最后教师要有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敏感性,随时发现学生有意或无意提供或创设的教学资源,及时创造性地加以利用。 Ⅳ、开发新课程资源取得的成果     一年多来,在我校生物教研组老师的努力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带动全校学生一起取得了一些成果。

   

 Ⅳ.1 校园植物分类挂牌      校园中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位于校园正中的银杏树,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但学校的学生,包括大部分教师除了常见的几种植物认识,其余植物都不认识。于是我们生物教研组组织了学生和专家一起对学校的主要植物进行了鉴定分类,共38科45属54种。学生还自发的对校内主要植物制作了精美的牌子,挂在他们喜欢的植物上。 Ⅳ.2 建立生物教研组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现在是信息时代, 只靠教课书不能反映当代生物学内容, 而互联网是开放的, 动态的, 不断更新的,而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上网查阅资料,很多学生都有能在网上和老师交流的意愿。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也为了和学生更好的交流,我们建立了吉首一中生物教研组网站,在里面设置了“校园新闻”、“学科动态”、“课件资源”、“试卷资源”、“互动论坛”等模块。在“互动论坛”里,很多的学生在此勇跃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得很大的收益。 Ⅳ.3 积极筹备生物园食用菌试验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农村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多。食用菌作为农业第四大支柱产业,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学生的家里或村上正在从事食用菌的栽培,迫切需要优质高产的菌种及科学技术指导。于是我们打算利用科技馆后的一块空地来开辟第二课堂,开展食用菌的栽培,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准备当中。总之,我给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为学生表现自我,发挥创造性拓展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教材的空间是有限的,能够提供的场景是有限的,但教师在此基础上可开发的情景是无限的,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2、王仲林.走进新课程.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6 作者简介:吴亚静,2002年6月毕业于吉首大学生物教育专业。担任高中生物教师至今.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将《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的“新”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    下一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