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中学政治教师业务自传材料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我的教育叙事“我来自偶然,是一颗尘土------”,就如一颗平凡的尘土,我于2000年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毕业后,带着实践理想,感恩社会之心,融入了四十九中学这片沃土,春华秋实已七载,细细品位,这里给了我方向、信念和力量;提升了我思想、心灵和智慧。我正斗志昂扬、满怀激情地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我的教育人生------教书育人,在师爱中放飞还记得七年前激动人心的新教师培训,还记得内心深处奉献教育的铮铮誓言,从我走进四十九中,与老教师结对子的那一天起,我就把思想品德课堂当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履行党员职责,不断加强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教研组开会,我都用心学习,认真聆听老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加速自身角色转变。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每次省、市、区组织的教研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中,“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小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我抓住没课的时间去听同组教师的课,在借鉴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课间与学生谈心,尝试着用真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世界,在课堂笔记上与学生倾心交流,学生非常喜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先后代表学校政治学科参加各类观摩课、赛课多次,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2002年4月,《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一课在动力区观摩课上或一等奖;同年10月,《网络——成长的天空》一课开创了动力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先河,获一等奖,2003年12月,《孝敬父母》一课获动力区第十一届“说、讲、评”大赛一等奖,我把这看作是我的成长,是前行的动力。积累了前几次赛课的经验并反思的存在的不足,在动力区首届“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中,经过笔试、初赛、复赛,获个人优秀奖,这次赛课对我教育很大,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课堂定位及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同时,我利用晨会时间,指导学生读书学习,为学生道德大厦的构建做准备,教育学生要有“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要有着眼现在、放眼世界的雄心大志,并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市、区读书教育活动知识竞赛,并评为2002年《中华魂——新世纪的宣言》读书活动优秀辅导教师,2003年《中华魂——高举光辉旗帜,誓做时代新人》读书教育活动优秀辅导教师。追求在实践中闪光。我努力实践着自己教书育人、塑造心灵的诺言。记得当时八年八班的刘卓同学,勤奋好学,沉稳冷静,喜欢画画、剪得一手好作品,只是每次课堂上都会看到他忧郁的目光,我很好奇,课后,我找到了他,得知,他来自单亲家庭,母亲为了能给他一份安心的环境,依然选择一个人。他心思很重,想要分担母亲的辛苦,又不知如何去做,我知道:一个孩子的优秀会让一位伤神的母亲点燃希望。于是,我耐心地开导他,让他学会放松,调整心态,要有长远目光,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再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后来的课堂上,我注意关注他的神情,发现他比以前乐观、开朗多了,学习更有目标了------不久,他考上了市重点高中122中,为真为他高兴! 9月29日,他会母校看望老师,得知他考虑家庭的原因,选择了省内的一所美术院校,又给我展示了他的新作,包括网络上对他的作品宣传,新晚报、生活报对他的报道等等,他有思想,对未来有着丰富的设想;他有细心,用慧眼捕捉着生命中的每一个感动,我为他自豪无比、欣慰万分!是啊,有时老师充满爱心的语言真的会让一个失落的孩子重新找回自己,我为快乐了一个孩子而感到幸福!我与刘卓、李昂、黄雨薇三名同学结了对子,学生和家长非常感动,我也被评为2004年、2005年校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动力区文明教工;2006年9月校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注重科研 在反思中成长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先导,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注重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积极学习科研理论,阅读相关书籍,如《教育探索》等,在学习中不断总结,整理学习笔记,在学校科研室组织的各次专题讨论中,积极发言,认真书写个人学习体会,获得好评。实践学校课堂教学特色,带着科研课题走进课堂,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指向性,加之我早已形成的反思习惯,善于总结,形成多篇教育教学科研成果。2002年12月,科研论文《探究性学习方式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获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20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爱国守法,正己育人——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一文获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三等优秀科研论文。丰富的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活水,也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思路激励了我注重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风采的舞台,在做完综合实践活动课后,于2003年9月,我撰写《关于政治“活动课”的思考》一文,获东北地区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会举办的教学改革研讨会一等优秀论文;同时,在参加动力区首届“说、讲、评”大赛后,我及时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于2003年12月,形成《让“反思”成为提高教学的助推器》一文,获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研讨会一等优秀科研论文。我把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关注、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困惑也形成文字,2004年1月,《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关注当代中学生“个性”发展》一文获哈尔滨市政治学科优秀论文一等奖。科研能力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学校发现了我对科研工作的执著与热爱,于2004年3月安排我做科研干事,配合学校科研事工作,这对我促进很大,加强了我科研工作流程的深入了解,明确了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尝试与学校、学科组承担相关科研课题,知晓了科研课题研究中积累过程资料的重要,并结合学科教学,于2004年12月撰写《加速自身专业发展,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一文,获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二等优秀论文;同月,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在学校的厚爱下,参加了动力区第二期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学习,可以说这一直以来是我的渴望。在那里,我正规学习了科研基础知识,提升了科研专业素质,李丽梅老师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讲座,对我教育很大,使我懂得了学生是变化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要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我结合学科教学,于2005年4月撰写《多元智能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义务教研部政治学科一等优秀论文;2005年5月,《集中力量,构建和谐校园》一文获市统战部重点课题成果一等奖;2005年7月,《综合实践活动育英才——由〈少年能自强〉一节活动课所想到的》一文获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班主任”杯征文二等奖;2005年9月,《发掘课堂育人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一文获东北三省四城市新课程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结合所学科研理论,参加的区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课题《怎样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障碍》顺利结题;在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研究型教师发展研究》的子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校本培训研究》中,撰写的《教师专业发展之学习型团队研究》一文获东北三省四城市新课程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年12月该课题也顺利结题,并被评为该课题实施的骨干教师,同时,《“以学论教”评课堂》一文在哈尔滨是教育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上获一等奖。个人经培训、考核,被动力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定为第二期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2006年是实践新课改的关键之年,我校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这也为教师个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以此为契机,不断钻研教育科研理论,并付诸实践,结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于2006年3月撰写《包容产生和谐,合作推进创新,卓越成就未来——谈哈尔滨市第49中学八学年学习型团队建设》一文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研究型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科研成果一等奖;又在新课程过程中,及时整理思维的火花,进行教学设计,2006年5月,新课程教学设计《礼仪展风采》一课获哈尔滨市动力区教育学会一等科研成果。当今社会,倡导构建和谐和会,和谐校园,我把这一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并于2006年7月,撰写论文《践行“八荣八耻”,建设和谐校园》获动力区统战部二等优秀论文,同年,《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关注当代中学生“个性”发展》一文在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黑龙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届优秀科研论文评审会上获一等奖,并被评为心育课题的骨干教师。

  终身学习 在积累中超越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是衡量当今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我也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阅读学习本专业及其它综合书籍,提高自学努力,整理自学笔记多本,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汇总,并开发“法律小案例”校本教材,通过主题教育网站,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感悟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等,这种持续性的学习就是吸收成长的过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智慧。也增强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为我在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奠定了基础,进而确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资源观,2004——2005学年度课程改革、科研、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初中政治学科课改优秀教师;2006年5月,被评为校级学习型先进个人,动力区文明教工。

  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我注重利用家长会、班会这样的沟通平台,给家长信心,给学生希望,深受认可,于2006年9月被评为校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期间,依然坚持积累、反思、提升,2007年6月撰写《在反思中成长——谈〈孝敬父母〉课后反思》一文在哈尔滨市初中政治学科思想品德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评选中获一等奖,同月,参与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边疆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的子课题《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与预防干预研究》顺利结题,并获研究成果一等奖,被评为课题实施骨干教师。

  时光易逝,学习无止境,成长每一天。“思想要坚定、学习要持恒、为人要厚道、处事要宽容”,践行着大学毕业典礼上唱江华校长的嘱托,我又在49中学“专业引领、同行互助、自我反思”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成长了七年,由用力教、到用脑教,还要用心教,塑造学生的心灵,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方法还教学生智慧。平凡如沙粒的我始终相信:意志需要磨砺,生命需要锻造,在教育的天空下,从孩子们的心中飞过是我不变的选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下一篇:高考政治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