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音乐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做主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做主

                      株洲市景弘中学   邓君        412000

摘要:

    长期以来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困扰着许多音乐教师: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那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他们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我想如果音乐教师和学生沟通后,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双方共同来设计音乐课,这样的音乐课来自于学生,自然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学生坦诚沟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热点,引入教科书外的东西,做到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学生的音乐课由学生来做主。

关键词:音乐课;教师;沟通;兴趣

 

近年来,音乐学科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和以前的音乐课相比,现在音乐课不但开始受到学校的重视,课程标准也越来越体现出人性化,人文化。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也把音乐作为加速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刺激信息。所以怎样让音乐学科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音乐课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受到优秀音乐极其背景文化的熏陶,从而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大脑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培养开拓型和创造型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应不断探求的。

长期以来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困扰着许多音乐教师: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通过我的调查,很多学生还是认为音乐教科书上的内容不是太过于高雅,就是过于“老土”。学生们对书本上的东西兴趣不大。那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他们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我想如果音乐教师和学生沟通后,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双方共同来设计音乐课,这样的音乐课来自于学生,自然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在这个学期第二周的时候,我在初二年级六个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我承诺,接下来一个月的四节课所要上的内容由同学们自己来定,我直接根据大多数人的喜好来设计课程。所以他们对于问卷调查的内容都比较感兴趣,第一次有了音乐课由他们自己做主的感觉,所以也是格外的认真。图1、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和乐器?图2、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可以复选)

 

图1

乐器种类           班级

初0501

初0502

初0504

初0506

初0509

初0510

钢琴

50%

39%

58%

48%

52%

36%

吉他

70%

58%

52%

65%

59%

68%

弦乐(小提琴、大提琴)

30%

25%

65%

31%

19%

27%

管乐(萨克斯、小号等)

24%

31%

27%

33%

39%

41%

民乐(二胡、古筝、竹笛等)

19%

24%

45%

11%

7%

13%

 

图2

 

 

初0501

初0502

初0504

初0506

初0509

初0510

古典音乐

34%

25%

67%

46%

41%

31%

民族音乐

13%

31%

41%

29%

23%

15%

流行音乐

89%

91%

79%

84%

77%

82%

新音乐

7%

14%

24%

15%

25%

17%

 

通过图1我们知道,最受这几个班欢迎的乐器是吉他,然后是钢琴,喜欢人数最少的是民乐。图2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喜欢的人也比较多,吉他主要是在流行音乐中使用,所以说现在中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流行音乐。依据这次的调查,再加上课后和同学们的不断沟通。我很快设计了两堂课——《吉他》和《超级女声》,反馈很好。下面我就谈谈《超级女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导入:

1、上课前播放《想唱就唱》,同时多媒体屏幕以幻灯片的形式放映选手的比赛画面。

(学生们一听这首很熟悉的歌,再看到自己很喜欢的选手时都兴奋不已,对下面的课堂内容充满着兴趣和期待。)

2、上课铃响,开始上课,问:“今年超级女声冠军是谁?”

学生回答:“尚雯婕”

师问:“你们最喜欢的是谁?”                                          

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喜欢厉娜和许飞。

   内容:

1、通过图片和比赛视频分别介绍今年几位有代表性的人气比较高的选手。然后欣赏她们的歌曲。

2、讨论:

你喜欢哪一位“超女”,为什么?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选一个同学主持课堂)

表演:

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唱一首歌曲(“超女”们演唱过的热门歌曲)

3、讨论:

你是追星族吗?屏幕上列出几点追星族的表现,让学生自己对号入座。

4、讨论:

你认为中学生可以追星吗?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的的明星不只是“超女”,还有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等等)

5、老师总结:

中学生当然可以追星,但要理智追星!适当、冷静的追星,把明星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去学习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奋斗,不怕挫折的精神,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我们不能盲目追星,不能痴迷和狂热。因为我们是中学生,学业很重要,千万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要不然得不偿失。其实明星在舞台下也是普通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些明星的生活照。

播放照片

   课堂总结

 

 

    这堂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首先,“超女”是他们很关注的,课堂内容他们很感兴趣。在讨论的环节,学生能放开来发言,有时候甚至是在激烈的辩论,课堂气氛很活跃,大部分同学都参与了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其次,在备课方面我花了很多时间,搜集了很多“超女”选手的图片、歌曲和许多明星的生活照,让学生课堂上不会感到厌倦,内容在不断变化。整堂课从头到尾学生都保持了较高的热情。再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学生们都喜欢的内容转入到该怎样正确追星,这样比老师的直接说教效果好很多。

    这节课的不足也有很多,还有待改善。第一,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讨论的问题过多,对于整堂课时间的把握比较难。第二,这堂课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但是,学生欣赏音乐的时间比较少。第三,我的点评和学生点评分割开了,效果打了折扣。另外还有一些疏忽。

    这是我的一次尝试,和学生坦诚沟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热点,引入教科书外的东西,做到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学生的音乐课由学生来做主。虽然在很多方面还是有不足,但是给我的启发很大。音乐课如果只单纯的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授课,那么音乐课对学生不可能有很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往,优先给予注意。例如:对篮球有兴趣的人,对NBA比赛就会特别关注。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发展为爱好。所以说,只有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了,甚至发展成真正的爱好音乐,音乐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国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⑴感觉运动阶段(0-2岁),儿童在语言出现之前,主要依靠动作认知客观事物。

⑵前运算阶段  (2-7岁),语言出现,使行动有可能转为思维。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更多地依靠具体的经验获得概念。

⑶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可以根据已有的概念,把事物的特征与他们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从而获得意义。但新概念的获得,仍需借助具体的经验。

⑷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开始逐步脱离对具体经验的依赖,并逐步掌握如何根据假设、推理来获得概念。

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处于11—15岁之间,他们开始脱离对具体经验的依赖,他们已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也就是到了“叛逆期”,他们希望老师和家长不把他们当小孩子,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老师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他们去沟通,会更容易知道学生们的真正想法,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在和学生沟通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一、            放下架子,坦诚相待。

教师既然决定要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课堂教学,就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即使学生意见与你相左,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须斟酌再斟酌,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            认真选择,挑精华,去糟粕。

当今社会是科技的社会,信息传媒高度发达,中国社会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然也波及到了音乐领域和中学生。如现在有很多为了发泄对社会不满,对人生悲观、消极迷离的很多音乐作品。如黑暗金属、死亡金属等等,这些都不适合中学生接触,所以老师不能对学生的建议全部接受,而应认真辨别,挑出健康的、适合中学生的音乐。

 

三、            教师应有一个度。

音乐课有其课程标准,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教学,这样缺乏理论性和逻辑性。教师应该是在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同时,适当地插入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课。

以上这些就是笔者的拙见,笔者认为音乐课在中学里面有它的必要性和独特性,既要按课程标准上课,同时也不能一成不变。音乐教师应关注中学生们的心理,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互相沟通,缩小彼此间的隔阂,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一些课程。我相信如果你尝试着去做,一定会有所意外的收获。 

 

 

参考文献

彭运石,燕良轼. 心理学原理与教育[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改革刍议    下一篇: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多样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