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就现实的体育教学而言,要适当压缩教学的内容,放开学生的手脚。还要深入研究学生,找出她们的闪光点,因人制宜地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个性;体育;发展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性。其他人,并非全世界的人,也不是全中国的人。试想,假若其他人指的是除此之外中国的其他人,那将有多少种情况啊!中国有13亿人口,那就是有13亿种个性,这是不可能的。其实,有相当多的人的特性是大致一样的。也正是因为有些人有共同之处,才是我们可以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型。我们所说的人的个性,主要指在这个人的生活圈子里,与其他人相比较有些与众不同的特性。在你所生活的人群里,大家都喜欢篮球,唯独你偏爱羽毛球,那么爱打羽毛球就是你的个性。

人天生都有个性。尽管世界上人如烟海,但是,没有一个人长的完全一样,没有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完全一样。那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属性。只是有些人的特性比较接近罢了。我们说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让学生的个性显露出来。“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其本性是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环境的影响,人的本性开始异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人的特性由隐性逐渐变为显性。各个人的特性的显露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显露地快,有的人显露地慢。显露的速度与外界的刺激有关。教育,可以催化学生特性的显露,也可以抑制学生特性的显露。所谓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催化学生的个性,使它尽早显露出来,形成成熟的个性特点。

发展学生个性的优越性,不言而喻。问题是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发现学生的个性,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适当压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如果没有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开设体育课的必要性。不开设体育课,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体育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教学内容。但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够太多。如果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太多,老师从上课到下课,都在疲于传授教学内容,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发展学生个性,那怎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适可而止。

《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面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学校而言的。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多种多样。为了使《体育课程标准》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情况,《体育课程标准》里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在教学的实际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可是,人都有追求完美的本能。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总想把《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都教给学生,不论是必修的还是选修的,不管是课内完成的还是课外活动的,也不考虑是否适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统把它搬进课堂,结果是教学内容成倍增加。一堂体育课,老师从头说到尾,还感觉教学的时间短。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个性。这从负面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以,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给学生留足发展个性的空间。

二、教师不要管得过死

“无规矩不成方圆”。赌有赌理,酒有酒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做这种事情的理数,即做事的规则。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学也有体育教学的规则。体育教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步:准备阶段,第二步:教学阶段,第三步:结束整理阶段。各个阶段又有各自的活动规则,譬如教学新的动作,老师要组织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讲解概念,示范动作,分解动作,介绍要领,热身练习,模仿动作,熟练动作,形成技能。这些体育教学的规矩,是千百年来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程式化的东西,是体育教学文化的积淀。按照这样的程式教学,往往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规则是靠人执行的。体育教学规则,是由体育教师组织实施的。尤其是那些经过师范教育的体育教师,更是熟知体育的教学规则。正因为体育教师熟知体育教学的规则,才导致他们在教学的时候过多地考虑教学的规则,时时处处用教学的规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用教学的规则来要求学生,把学生栓地死死的。用同一个规则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就像用同一个模具加工月饼一样,培养出的学生整齐划一。当然,显现不出学生的个性。所以,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够过分地要求教学的规则,应该灵活地使用教学的规则。

我教学健美操的时候,灵活使用教学规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每一个健美操,都是由一系列基本动作组合而成的。每一个基本动作,又有一连串的部分动作复合而成的。教学健美操,首先要教学基本动作。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后,才能够按照要求编排健美操动作。教学基本动作,通常是把基本动作分解开,一步一步地教学,然后再把各部分动作连贯地做几次,形成连贯的基本动作。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她们的接受能力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接受能力强,看老师示范一遍,就能够独立完成动作;有的接受能力弱,老师演示三、五遍,还不得要领。统一要求,肯定是有的吃不饱,有的吃饱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强求学生一定要跟着我练习,会的学生可以使用教学过的基本动作,创造性地编排一些连续的动作;没有掌握基本动作的,可以继续跟着我学习。这样,使那些负有表演天才的学生,可以在健美的道路上求得较大的发展。

三、要注意研究学生的闪光点

闪光点,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常说的一个词。通常用在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守规矩的学生身上。指这些学生身上闪现出的好的迹象。我们这里所说的闪光点,是指所有学生,还没有显露出来的优秀个性。譬如,某一个学生平时不大喜欢运动,偶尔一次能够跳出2米多远。虽然,这是这个学生前半生仅有的一次,但它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个学生又跳远的潜能,如果培养得当,有可能在跳远方面有所作为。她的这次跳远就是一个闪光点。

   

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有目的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是随便抓一个学生,就培养他跳远、跳高、长跑,……。而是要看她有没有某方面的天赋。有某方面的天赋,就具备了在该方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才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如果没有某方面的天赋,硬要把她朝某个方向培养,其结果必然是劳而无功。一个罗圈腿是不能够培养成长跑冠军的,一个身长不足1米的人是不能够培养成篮球中锋的。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选择地培养的。

那么,老师怎样才能够知道哪个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发展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留心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分析她们的言谈举止,透过现象窥视到她们的闪光点。这里的观察,不是随意地看一看学生的活动,更不是漫不经心地看,而是认真的审视。只有把学生看得入木三分,才能发现学生身上潜在的能力。这里的分析,不是简单地评论,而是深入细致的研究。只有把一个人研究透了,才能够正确估算出她的潜能,制订出科学地培养方案。

发展学生个性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作,需要多方努力、长期工作,才能够见效。关键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知道所要培养的学生有哪些天赋,有什么爱好,能否在某个方面有所作为。重要的老师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下一篇: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