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三省吾身 日知其亡 ──用《论语》培养学生自省能力初探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三省吾身   日知其亡                              ──用《论语》培养学生自省能力初探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与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但容易被忽视。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学习和运用《论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省意识与能力,使他们自主自觉地提高道德修养,养成健全人格。[关键词]  《论语》  自省  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都非常重视“自省”。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通过自省来不断砥砺自身修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明显是好学之士的自我反省。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则是老师的自我反省。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也教导学生要“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从而达到“自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自省”。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学生自省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现实中,大多数学生的自省意识十分淡薄,依赖于“他律”;班主任有时也忽视对学生自省意识的培养,整天疲于处理层出不穷的违纪事件,治标不治本。所以我们要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自省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始终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论语》作为一部记录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的著作,其实也可说是孔子及其弟子以伦理修养为主言传身教的实录,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学习和借鉴。而且,衢州作为南孔阙里,这几年尊孔学儒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我们更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本文试图结合班主任工作经验,着重探讨如何通过《论语》来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与能力,帮助学生修养健全人格,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一、用《论语》培养学生自省意识与能力的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制能力和道德修养,养成高尚健全的人格。中学生处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成长阶段, “其优点是主体性增强,富于创造性,其不足之处就是容易导致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正确地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我意识在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生活的反思性、建构性中的作用,是当前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② “能自省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主见,有纪律,有毅力,有很强的进取精神;没有自省能力的学生常犯同样的错误,不能为他人负责任,常以自我为中心。”③ 只有养成及时反省的习惯,经常比照《论语》中先贤的高尚言行和智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才能始终清醒地认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谦虚谨慎地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发扬中华传统美德。”④《论语》无疑是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最经典的教材。(三)丰富班主任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成效。作为任课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会努力使课堂新颖生动,轻松幽默。但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老是生硬地重申校纪班规,勒令学生遵守,如有违抗,就要学生背诵或抄写《学生手册》;教育学生的关键词也是“你怎么老是”“为什么你又”“难道你不知道”等等口头禅。如果我们用先贤的处事方法教育学生,用《论语》相关章句对症下药,会更易于学生接受。(四)体现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课本知识的主体,更是学习做人,学习做事的主体。学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二、如何对症下药,提高学生自省意识与能力(一)省厚德。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道德修养,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痼疾。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基本原则。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首先担忧的是不修德,其次才是不讲学。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伦理道德理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对它的阐述有多种角度,但影响最深远的就是这一句。它是我们修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准则。学生真的能以此自省,就不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扰乱公共秩序了。(二)省好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曰:“朝问道,夕死可也。”凡人和圣人的区别正在于对真理的热爱与执着。韩愈也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三)省孝亲。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很多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生日,如果父母忘记了,哪怕轻视了他们的生日,就会很失落,甚至很生气。但是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他们却漠不关心,缺乏感恩之心。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学生放假从学校出去后,和同学玩得昏天黑地,深夜甚至隔天才回家,让父母打电话问老师,闹得人心惶惶。(四)省交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遇到烦恼时倾诉的首选对象是与他们的心灵靠得最近的同龄伙伴。另一方面,他们也最易受同学的影响。所以,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善恶,谨慎择友至关重要。(五)省俭朴。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享乐主义使很多学生将吃喝玩乐当作人生目的,把读书当作苦刑。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有条件的铺张浪费,没条件的心理失衡,而把求知修身抛到脑后。圣人这些话如当头棒喝,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起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儒家的义利观,忧乐观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奉行。

   

其他方面的自省。“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於予于何诛。”省惜时。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省诚信,等等。三、将《论语》运用于实际教育过程的方法举隅(一)鼓励学生写日记。写日记,很多时候重在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魏书生老师把写日记比做“道德长跑”。 “我们正确地分析、认识、评价自我,才能有效地更新、改造自我。”⑤学生大多忙于学习,无暇认识自我,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要让他们认识到,即使用心思考分析,也不如形成文字那样认识得更清楚、更透彻。前段时间,《于丹〈论语〉心得》的电视演讲与出书,掀起了一股重视《论语》的浪潮,有不少学生观看或传阅过。班主任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读《论语》,活读《论语》,像于丹教授那样,联系日常生活,读出自己的人生感悟。用先贤的言行教诲,比照自己的日常言行,细心品味,随时记下心得感受,点滴积累,就会形成自己版的《〈论语〉心得》。我们以后的人生,就是对它进行不断地充实与修正的过程。它将成为我们生命中一笔最为珍贵的宝藏。(二)开展“XXX版《论语》心得报告会”等类型的主题班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版本的《〈论语〉心得》。通过交流大会,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而且,每个人的财富可以叠加起来,变成我们共有的智慧银行。(三)黑板报,名言警句、书法作品的张贴中,有计划地定期变换《论语》章句,营造班级独特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兴趣。(四)班主任日常与学生集体或单独的教育谈话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地引用《论语》进行劝说提醒。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灌输和说教,让学生自主讨论、辨析《论语》的精华与糟粕,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时刻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的自省精神,率先垂范。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引导学生养成自省的好习惯,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制能力,减少犯错误的几率,提高学习效率;不断砥砺自身修养,自觉养成高尚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的努力学习变成自主自觉行为,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讲的“‘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不仅让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而且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48页。本文以下《论语》章句均引于此书。②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③童艳华:《培养学生反思的探索与实践》http://www.hbjzzx.com/jiaos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0④《中国青年报》:《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2004年5月24日,第5版。⑤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 http://wwww.xhbs.com/book/web_read/content.jsp?chapterid=109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走进学生心灵,感化学生心扉    下一篇:唱响班级“绿色消费”的主旋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