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电话机教学之我见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及其终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话机已深入到我国社会及家庭千家万户,特别是学校中的学生群体——新兴的异军突起的手机消费族。学生和家长迫切希望中职学校作为一个培养就业基地,担负起培养售后服务和维修人员的“孵化场”的重任,可由于我校在通信专业设置和配置方面起步较晚,硬件基础匮乏,特别是师资队伍全面薄弱,感觉欠缺的地方不少,发展进展不快。

  而我校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电子应用技术方面的教学经验,运用在通信专业(实质上有初中知识层次的学生目前还只适合短、平、快培训)及课程教学上为免有点顾此失彼。加之我校电话机实践教学实施方面缺乏相关资料和配套教材,教师对电话机的装配及检测工艺知之甚少,这样任课教师只有“闭门造车”,凭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去组织教学,形成了教师“埋头干”、学生跟着老师指挥棒“瞎”转情况。而与此同时,实训展开和管理方面又缺少统一调配,于是电话机教学进入与教材脱节的“真空”时期。由于课本上没有实习用电话机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电话机实训目的(为检测电话机提供素材)不甚明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于是有的学生不把电话机装配实习当一回事。有的学生感觉装不装该电话机都无所谓,有的甚至干脆不装(给材料让别人装)。学生在“忙活”了三周(电话机三大功能电路基本上是每个功能单元实训一周)后,最后匆匆交机打分了事。难怪有时老师都感觉这种装配实习最终有点像元件插接和锡焊的加强练习。至于对装配的电话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初衷,由于种种原因成了“美好愿望”。剩下的只是出现老师为一堆“人为故障”的电话机维修累弯了腰,而学生在一旁袖手旁观情形。尽管电子系做了很多努力和后续工作,还是未能改变以上状况的存在所带来的“没能提高学生电话机检修能力”的现实。

  对电话机课程及其实习教学组织实施中出现的此类问题,我认为,解决方案可能有两种:要么取消固话机内容,这样可分配更多课时给移动电话机项目,或者增加小灵通内容。要么一方面努力探索教材改革,尽快编写固话机课程的相关配套教材;另一方面,组织师资参观学习,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相关工艺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

1、提高教与学的主体的能力

  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必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打铁还靠自身硬”。电话机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亲自装配一台电话机,体会装配过程中的工艺要求,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丰富和提高电话机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而教与学的主体又是互相促进的。“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能力强,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被带动和提高,这样反而会推动教学更顺畅地进行。

  我认为,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组织具体实施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注重培养学生的对电路图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在足球场上,运动员对比赛现场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中职学生阅读能力同样也关系到他的未来发展。电子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去电子公司,而现在的劳动密集型电子产业不仅需要从业者识读和检测元器件的能力,而且从今后这类产业定会向技术和管理型方向发展层面看,特别需要从业者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因此重视学生的识图本领,就是对学生的关怀。

  电子应用系列专业使用的图不仅有装配图,还有电路图等。在固话机的电路图的识图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

  固定电话机最基本的构成应包括振铃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其中振铃和拨号电路均已集成,所以固话机基本上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划分成几大部分。

  判断每块集成电路各属于哪一部分是有规律可循的。电话引线(标志为R0、T1)进去之后在叉簧开关之前所连接的集成电路为振铃电路;与按键盘引连接的集成电路肯定是拨号电路;与话筒和扬声器或蜂鸣器连接是通话电路。

  如果电路图中出现两个话筒,则与第二个话筒相联系的电路肯定是免提通话电路,相应的拨号具有免提控制的输入和输出脚。

  尽管各部分电路的集成块型号千差万别,但其外围电路却有许多的共性。

1.2注重培养学生的电路检测能力

  检修电话机的方法与技巧比较多,除常用的有直观检查法、电压测量法、电流测量法、电阻测量法等。另外,有时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教会学生检修人员一些多年总结的测量经验。如电阻检测法不仅可以对元件的断路、短路、变质和电路通、断进行判别,而且对其他方法找出来的或怀疑元件,最终要用电阻测量来判断。

(1)在路检查三极管PN结正向电阻

  用指针式万用表R×1,测NPN管时,黑表笔接基极为R正,测PNP管时,红表笔接基极为R正。当一根表笔接被测管基极,另一根表笔分别接被测管集电极和发射极时,R正为10~50Ω(阻值小的为好);交换表笔测量,R反>2kΩ(阻值大的为好)。如果正反向电阻均较小,说明晶体管已击穿;正反向电阻均大于2kΩ,说明PN结可能开路;如果正反两次阻值之差很小,表明PN结单向导电性能被破坏。

  数字万用表特别适合电话机检测。用二极管“ ”挡测NPN管时,红表笔接基极为V正,测PNP管时,黑表笔接基极为V正。当一根表笔接被测管基极,另一根表笔分别接被测管集电极和发射极时,V正为0.2~0.3V(锗管)或0.7V(硅管);交换表笔测量,数字万用表显示“1”。

(2)在路测二极管和电阻

  线路上测量二极管正反向阻值应有明显差别,否则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能变差或损坏。

  测电阻时,若测量中测得阻值反而比标称电阻值大,肯定此电阻有开路或阻值变大故障。因为电阻在电路中往往与晶体管结电阻和其他电阻并联,根据常规,在路测出的阻值一般比标称阻值小。

2、讲究教学技巧和方式方法

2.1移动电话机单元电路众多,授课时不要偏重于电路工作原理

  移动电话机涉及到的电路点多面广,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讲得太细,学生不仅难懂难记,反而会“消化不良”,适得其反,况且也没有必要。

  讲述相关的单元电路时,不要偏重于电路理论的讲述,应将重点放在单元电路的工作条件、单元电路中的信号特点、单元电路中信号的检测方法等方面。

  在学习理解单元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这个电路的基本电路形式是怎样的?(这一点特别是分立元件电路尤为重要)

该电路在整个接收机中的什么位置?

   

该电路起什么作用?

若该电路工作不正常,会导致什么故障?

若该电路工作不正常,应如何检修?

  在思考问题时,或者说在学习任何知识时,都应注意能拓展思路,但又要避免走入死胡同。对于手机的一个单元电路,可考虑的实际上比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更多,关键是自己能否以电路结构的知识为主线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比如,对于低噪声放大器,可以考虑如下的一些问题:

低噪声放大器手机中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反过来,从英文缩写我们可以找到手机中的低噪声放大器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在手机电路结构中的什么位置?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中有些什么关键元件?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中有些什么信号?

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从哪里来?

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号到哪里去?

低噪声放大器的偏压(输入端的直流电压)从哪里来?

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电源(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从哪里来?

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与输出端信号有什么区别?

若低噪声放大器工作不正常,会导致手机什么故障?

若低噪声放大器工作不正常,可以用哪些设备进行检修?

低噪声放大器检修时需要设置一些什么条件?

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直流电压有什么区别?

  假若能掌握这种方法,能真正掌握了以上的问题,则不论是进行电路分析,还是进行实际的故障检修,都会“事半功倍”。

2.2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解决实物和复杂电路解答时的双重问题

  移动电话机品牌和电路种类众多,但也有共性,若采用丰富的视频动画和VCD操作光盘,以弥补文字对信号描写和模拟故障源的不足,使学生能真正掌握信号的特点和检修程序及技巧,这样教学很直观且更实用。

  多媒体素材资源需要教师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搜集和掘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设计制作和开发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课件。当然特别在这方面,教师离不开学校所给予的大力辅助与支持。

3、结束语

  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搞好通信类课程教学还需要各方很大的努力。通信专业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呵护,献计献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一堂Word实训课引起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几项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