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溧阳市昆仑小学  任红梅

【内容提要】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由此看来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佳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关键词】赏识   自信心  责任感

【正  文】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面对儿童,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即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孩子在赏识的氛围中成长,无不证实了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以下,笔者就“赏识教育”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   赏识,引导孩子找回自信。

有则歌谣可谓家喻户晓,那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两句话虽然是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而发的,但是,把这两句话移用于教育,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深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可视为对“期待效应”、“表彰效应”的诠释。常做班主任的教师大多有这种经验:一个学生即使不那么行,当你把他树为典型,常加鼓励表扬,他往往会真的日渐进步,“行”了起来。“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作为教育来说,这是残酷事实。一个学生,面对教师的指责,学生的冷眼,少有不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的。鉴于上述理由,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多说学生“行”,即多给学生赏识,以增强其自信,千万不能草率地说学生“不行”!

在一次班会课上,四(1)班x教师让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优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学会自己赞赏自己。过了一会儿,x教师发现班上有一名学习成绩最差、腿脚不灵便的丁某只字未写,焦急得抓耳挠腮。学习上的优劣、生活中的困难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在班上发言时,总是低声下气,连头都不敢抬。此时,鼓励他树立信心的机会来了。于是,x教师让同学们帮他找闪光点。有的说:“他心地善良,在给残疾人献爱心活动中他竟捐了5元钱!”有的说:“他行动不方便,但每天都能坚持上学,说明他能克服困难,意志坚强。”……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赞扬,看到老师和同学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他体会到了受人赞赏的喜悦。从那以后,他变了,真的变了,上课敢发言,学习比以前主动多了,考试也能及格了。

《学习的革命》中曾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正是在赏识教育课后,丁某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和认可中增强了自信心,在这种自信心的驱使下,取得了难以预料的进步。

(二)   赏识,帮助孩子增强责任感。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新世纪的面貌和命运。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回因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而迷惘,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由此看来,责任感是多么重要!

我校原五(4)班有位学生叫周某,身高1.60米,体重已达60多千克,因为人胖,所以行动不方便。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山上野炊时,他从上山到下山,一共摔了十几跤。他的体育成绩一直不理想,最头疼的是仰卧起坐一个都做不了,班级的体育达标率也因他而不能达100%。在一次赏识教育课上,x教师让同学们说说你最欣赏的同学时,有位同学说:“我赏识周某,因为他长得很结实。”还有同学说:“我赏识周某,他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也为了我们班的体育达标率,每天坚持从家走到学校,真了不起。”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周某脸红了。其实,他体育不达标是他不努力的结果,他跑步上学是因为自行车坏了。同学们的发言使他感到莫大的震惊:大家这么信任我,看来我的体育成绩不达标已经不行了。他对全体同学说:“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班级的体育达标率不能达100%都是我的责任。我决定从今天开始练习仰卧起坐,并小跑步上学,我一定要努力。”从此以后,他在责任感的驱使下,每天坚持跑步上学,一遍遍练习仰卧起坐在体育达标测试中,他的仰卧起坐竞从零的记录上升到二十几个,进步真不小,他达标了。

(三)   赏识,激发孩子追求创新。

江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是何等重要!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及广大的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极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如果我们能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孩子分享,将会极大地激发孩子追求创新的欲望。六(2)班的陆某同学从小喜欢异想天开,十分好动。以前的老师这样评价他:很聪明,就是太不守纪律了。他爸爸也很伤脑筋:这孩子就喜欢捣鼓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要是把这些心思放到学习上来就好了。自从该班班主任宣布在班内评选“标兵”后,他总有事没事地往他班主任旁边一站,看得出是想讨好他的班主任,争得“标兵”荣誉称号。如何发挥他的特长,让他如愿以偿呢?他爱玩电脑,一个设想在该班主任脑中一闪:“陆某,我们班的值日生表已旧了,而且挺不美观,你电脑学得这么好,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当然!”结果,第二天,一张非常漂亮的值日生表已经上墙,同学们都啧啧称赞,并评他为“小小电脑学家”。捧着经过努力争取到的荣誉证书,他看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不得了。在宽松的赏识氛围中,孩子们的特长淋漓尽致地被挖掘、被发挥。“小音乐家”杨某、“小数学家”吴某、“小笛手”戴某、“小灵通”方某等一一被推选出来。

   

由此可见,赏识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追求创新的欲望。

(四)   赏识,促进孩子完善自我。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有比较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所以教育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因此,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促使学生自激自励,互激互励,不断完善自我。

每周晨会课,学校都安排一节让学生相互说说优点的“赏识教育课”,短短的几分钟,同学们畅所欲言。听!“吴某做数学题真棒,不到一小时一张试卷做完了,而且全对,实在了不起。”“同学身体不好,张某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病人。”“我赏识杨某,她的字写得如此漂亮,实在令人叫绝,更让大家羡慕的是她的书法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源自四3班)这些赏识的话语发自孩子的内心,蕴涵着他们的真情实感。在赏识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相互间多了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他们不仅自我激励,更能相互激励,不断地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要对我的同行说,当别人把你的学生看“扁”的时候,你千万要把他们看“圆”!因为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还是让我们进一步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吧,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的氛围中健康地成长起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童心上烙下了一个个“文化印”    下一篇:善德币,让班级更和谐——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建设激励评价机制改革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