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4-1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追求真实的课堂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公开展示课,还是优秀课评选活动中的竞赛课,都普遍出现同一种现象,那就是“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听课者便啧啧称赞……”笔者对这种课最大的质疑是:这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吗?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如教师在传授某动作技术时,教师只要点到此动作技术,学生就能在练习中表现出较高的动作技能;再如教师在对某一技术要点进行提问时,学生总能回答的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环节转换,以及教学组织变化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超强的能力。如在教学组织转换时,只要教师点到,学生就能完全根据教师的意图,以及教学的需要,非常迅速并且很有条理地到达指定地点;再如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练习时,学生能迅速地并有组织地进行自我练习。从以上的迹象可以看出这种课堂教学,其实已经失去了它的真实性。正如某些老师所说的“公开课的可行性和可信度”有多少?因为我们一线教师心里都明白,正常情况下的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水平和能力。这是由于执教者担心教学过程中出 “乱子”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前刻意进行演练和安排,以达到教学场面上的“轰动效应”。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那样即便是暴露出种种缺憾,那也是极富价值的缺憾,因为我们只有在发现缺憾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那种虚假的完美,却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缺憾在哪儿,也就是说它连发展完善的机会都没有。课堂教学正如张伟老师所言:“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好课’永远是一种缺憾美!”正所谓:“课堂教学中真实的缺憾要比经过雕琢的完美更有价值。”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必须以真实的课堂为前提,因为事物的发展只有在真实的基础
  上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这里所谓有效的课堂,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课堂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获得积极有效的发展。因此,在我们评价一堂体育课时,必须以效果为基础,以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依据。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有效的课堂呢?本人认为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看的东西不一定管用,管用的东西不一定好看。”用在这里也一样恰当。因为,如前文所述的“一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热热闹闹……”这样的课从表面上看很精彩,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它就是一堂失败的体育课。因为学生的发展都是在主体实践活动的努力过程中获得的,学生通过自身一定的努力达成学习目标,这说明学生的发展是有效的,而那种学生无须任何努力就达到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要不是课前安排了“过多的训练”,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安排不当,未能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过低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因此,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一种失败的教学,因为它对学生的发展没有意义。换言之,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要学的知识和技能,也就不再需要教师再做这样的无用功了。相反,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断断续续、坷坷碰碰,场面并不好看,而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在断断续续、坷坷碰碰的学习中不断克服学习的障碍,把学生从“不会”引向“会”、从“不懂”引向“懂”、从“能力弱”引向“能力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课堂是有效的,对学生的发展也是极富意义的,因为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他们的成功是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获得的,他们体验的是真实的课堂生活,尽管它“不好看”,但是它“管用”。
  三、追求理性的课堂
  在我们观摩过的所谓的“好课”中,几乎千遍一律的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他们过分强调外显的活动氛围对人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主体本身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当然,体育运动也确实需要这种环境氛围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但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的过程,它更是体育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强调外显活动氛围的同时,更应关注内隐的学生内部心理活动氛围的建构,使学生身与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协调地运转。本人在此提出追求理性的课堂,丝毫没有屏弃激情的课堂之意。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针对教师的,即教师在实践中要对课堂有全面而理性的认识,既要能“大题小做”,又要能“小题大做” ,这是理性化课堂教学的基础。所谓大题小做,就是要从更高的理论层面来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把先进的教育理论
  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直至具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教师心中要有明晰的思路与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避免教学中的“顾此失彼”;所谓小题大做,就是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要能根据实际事例从理论上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从理论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选择最合适的对策实施策略干预,使问题在实践中得到修正,惟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不断趋向完善;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即使学生对所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所学的知识,以及是怎么学习的要有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要让学生完整体验“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理解知识——在实践巩固练习中使知识形成技能”的学习过程。因为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只有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佳境界,所以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追求理性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无论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乃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都是积极务实的举措之一。对于那种充满激情而缺乏理性的课堂教学,充其量也就是使学生“四肢更发达些”,即便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那么这种缺乏理性的情感态度也是不坚实的,更不用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激情参与挖掘学生潜能,让理性与激情相互融合、和谐统一,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四肢发达”,又“头脑发达”。
  总之,我们要想上出“好体育课”,就必须以真实为前提,以效果为基础,以理性为关键。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毕业证发放管理办法    下一篇: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