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规范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4-1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学常规管理规范
  为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落实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制度
  教师要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力争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备教具、备教学过程、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情感渗透。
  1.学期初,各教研组或备课组应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掌握课标对本册(模块)所规定的目标,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拟订出学科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② 本学期教材的简要分析;
  ③ 本学期教学中要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④ 学期教学进度表(按周安排教学内容)。
  2.教研组或备课组必须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各任课教师每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每学年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中心小学每学年举行一次乡级开放日活动。
  3.认真编写课时教案,各种课型都应有书面教案。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课题或教学内容;
  ② 教学三维目标;
  ③ 教学重点、难点;
  ④ 课型、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手段;
  ⑤ 教学的过程;
  ⑥ 小结;
  ⑦ 作业;
  ⑧ 板书设计;
  ⑨ 教学反思。
  4.学校每月检查一次教案,对优秀教案应给予表扬或组织展览。
  二.上课制度
  1.教师必须是在预备铃响时到达教室,严格执行中学每节45分钟,小学每节40分钟标准,不拖堂、不占课;
  2.教学中,三维目标明确,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得做与课堂教学目标无关的事情,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恰当处理突发事情;
  3.讲课内容正确,符合学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
  5.课堂结构紧凑,既有适当的密度、速度,又有适宜的难度和强度,步骤清楚,层次分明;
  6.为人师表,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课堂用语清晰、准确,有板有眼,音量适中,力争运用学科语言,讲究艺术,讲话生动。板书工整,行款格式规范,图线清晰,有美感;
  7.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三.作业批改制度
  1.作业布置要严格规范。各学科、各学段应制定统一的作业规范,作业内容要精选,份量要适当,难度要有层次,题目要准确无误。
  2.作业批改要及时。要按时收缴作业,对缺交、迟交作业的同学进行批语教育。课堂作业要全批全改,并及时发放批改后的作业本。对作业的情况要做好简要记载。批改符号规范,并有鼓励性评语。
  3.要重视作业的讲评。要引导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对典型错误要集中讲评,个别性问题要面批面改。
  4.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作业批改检查,对学生优秀作业应及时组织展览或表扬。
  四.辅导制度
  教师要主动及时地利用自习课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复习、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个别学生面批面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对基础差或缺课学生弥补缺漏;对优秀学生、特长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培养竞赛型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鼓励课外无偿辅导。
  五.考核制度
  学校应认真组织期中考试(模块考核)和期末考试,及时组织年段、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抓好教学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采取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意学习过程评价与测试成绩相结合。
  2.命题要严格依据课标,依据教材,全面科学,份量适当,难度适中。不出偏题、怪题,更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3.师生要严格遵守考试规则。命题人不得泄漏试题内容,对违反纪律作弊的师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和处理。
  4.考前要对考试的内容有计划认真系统地组织复习和辅导。
  5.考后应认真进行阅卷,对教师教学进行质量评估,应把考试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6.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应以等级形式呈现,A、B、C、D四个等级比例为2:4:3:1。严禁按考试成绩排名公示。
  六.听课制度
  1.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听课,可同年段、同学科听课,也可跨年段、跨学科听课。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育专干、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35岁以下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听课要有详细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3.要经常开展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本着互相学习的目的,认真参加评议,评价中不讲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尽量评到点子上。
  4.听课或评课后,要善于总结教师的特点、风格、经验和不足。每学年至少写出一份书面的体会和总结。教学常规检查评分细则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学常规检查评分细则    下一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管理办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