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与方法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5-08-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评价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依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学生各年龄段的实际,确立了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

  我们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人格健全、个性品质、排忧解难三个方面。

  二、评价内容

  1.人格健全,指的是学生有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及能力,学会处理、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具有合作意识。

  2.个性品质。个性是个体的特性,每个人各不相同。个性的品质也互有差异。因此也就有优良、良好、一般和不良与很差的区别。能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能获得发展的个性是好的个性品质,不能适应,当然也就难以发展的个性品质是不好的个性品质。能适应恶劣艰险环境的个性是极其优良的个性,是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展的个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能集中精力,决不三心两意,心猿意马;做事踏踏实实,决不哗众取宠;意志坚强、毅力坚韧,始终贯一,决不朝三暮四,这些都是优良的个性品质。

  3.排忧解难,指的是能面对学习任务增多带来的挑战,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主动乐学心态;生活中能正确面对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走出心情低谷。

  三、评价方法:

  1.记录单的日评价——摘星星,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善于与同学合作,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得一颗“人格健全星”;学习精力集中,不三心二意,获得一颗“个性品质星”;能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觉遵守纪律,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获得一颗“排忧解难星”。每堂课要留10分钟作为课外评价交流的时间,名为“我来夸夸你”。说说自己在课外发现的同学优良品质,以暗示的心理方式,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导向。记录单在成长记录袋中存放,学生课后将自己获得的星星涂上喜欢的颜色。

  2.月评价设立了自己评、伙伴评、老师评和家长评。自己评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日表现,给予自我相对准确的评价,实事求是,忌过高或过低;伙伴评,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举手表决;老师评,以平日所摘得的星星为准,分出三个等次;家长评,让家长站在非智力因素的角度上,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对于家长的反馈,教师必须认真阅读,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总评价的平日表现依据摘星星。两次月评价中摘得的星星数量加起来,分三个等次,以“优”、“良”、“差”的形式表现出来;期末考查,依据期末检测试卷或非书面抽测情况进行评价;总评将“平日表现”和“期末考查”分别按70%、30%折合后,实行等级评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探索活动”评价标准与方法    下一篇:“安全教育”评价标准与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