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21-10-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课程设置

  1、学校严格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二、具体要求

  1、改革课程功能。树立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改革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功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改革课程内容。强化“课标”意识,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学校与教师把握“课标”与执行“课标”的能力。

  4、改革课程实施。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课程观,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紧紧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进行全课程下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文化,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程实效,实现单位时空内效益的最大化。

  5、改革课程评价。树立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6、改革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实施各级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一支符合全课程要求的专家型、课程型的教师队伍。

  7、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

  8、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特别是对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全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9、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非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解读和学习,提高对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10、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不断反思、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课题管理制度    下一篇:学校教师培训制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