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国旗下讲话稿

文化中秋,你我共祝

所属栏目: 国旗下讲话稿  更新时间:11-05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初中
教师 网 w w w. 91 0w.Ne t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九月的晨曦中,落叶金黄,风雨乍凉;在渐浓的秋意里,中秋佳节,一年一度,如约而至。

  中秋节是个古老而富有文化意味的节日。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中秋的习俗和文化。

  吃月饼。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富的“吃”文化。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等。中秋吃的月饼,则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而月饼即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吃月饼”染上了浓浓的文化况味,因为品尝的是月饼,品味的则是合家团圆的亲情。这就是中国人最具特色、最有意思的文化心理。

  赏月读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风俗。皓月当空之际,在庭院露天设案,将月饼、花生、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之后,围桌而坐,边吃边聊,共赏明月。于是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吟咏而出。每年中央电视台都会举行中秋文艺晚会,或朗诵、或歌唱、或起舞,应时应景,将中秋的节日气氛渲染得如诗如画,月下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正是这些或俗或雅、或热闹或清闲的习俗构成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组成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一个民族的根。中秋佳节是文化,汉语国学是文化,岳麓书院的一块砖、一片瓦也是文化;同学们学的《论语》《孟子》是文化,背的唐诗宋词是文化,写的方方正正的汉字也是文化;我们的体育节是一种运动文化,科技节是一种科学文化,绿色教育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都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文化大观园之中。

  现在很多年轻人似乎更愿意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可是你忘得了年夜饭的腾腾热气吗?忘得了汤圆的微甜吗?忘得了粽叶的清香吗?忘得了“千里共婵娟”那份相思吗?虽然时尚能眩目一时,但文化才可影响恒久!你看,大洋彼岸的赤子常常感慨“每逢佳节倍思亲”,出门在外的游子往往感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可谓“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里明”。

  《诗经》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照兮,佼人嫽兮……”诗中月光如水,意境迷离,人月互映,令人回味。中秋的月,成了人们牵挂与思念的符号和见证。这就是文化留下的丰厚意蕴。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享受它的缤纷,仰慕她的博大;作为莘莘学子,则应该肩负起延续她的血脉,传承她的精神,扛起发展她的重任――以我们的朴实与沉毅凝聚出这个时代的文化魅力。

  月满一轮皓,梅香千里飘;绿色郡园里,蓬勃生生骄。让你我共同祝福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中秋快乐!祝福我们的学校秋果满枝、欣欣向荣!

  谢谢!

文章
来源初中
教师 网 w w w. 91 0w.Ne t
上一篇:人人参与 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下一篇:铭记历史,知耻后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