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上册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书写导学案栏(要求分备课,一页写不完可写两页或三页)此栏一般用归纳知识点或写1.知识目标:(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2.目标: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法,发展动手操作。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探究。学习与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法;学生独立、规范操作的培养。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够观察到物象(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的)。[★课前预习⊙]: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一般括   、   、  、  等。(1)取放:一手握   ,一手托    ,轻拿轻放。(2)对光:①转动    ,使用    对准通光孔;②转动     ,使较    对准通光孔;③用   眼观察并睁开   眼,同时调节反光镜,直至看到     。(3)观察:①将玻片标本放到    上,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中心;②从侧面注视物镜,顺时针调节      ,使之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的位置;③用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缓缓调节     ,使镜筒慢慢上升,直至         ;④调节        ,使视野中的物象更加清晰。(4)清洁和收镜:用完后,擦拭干净,恢复原样,放回原处。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4.放大倍数与物象的体积、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放大倍数越高,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    、细胞数目     。反之,亦成立。5.显微镜成的像是      ,应能准确调整物像至视野中央。6.污点判断:污点一般在    、    或    上,移动其中一处或两处就可判断。[★新课导入⊙]:(一)情境导学:1.生物形形色色,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构成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单位是什么?2.观察越来越小的生物或观察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要用到什么工具?(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务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对照教材 36 页的显微镜的结构图,你能指认实验桌上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吗?2.如果你自信已认识了它,同桌间赛一赛,看谁指认的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全面、准确?3.小组出代表到讲台前进行汇报展示。【学习务二】动手探索,推测各结构的作用。1.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位置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2.目镜和物镜起什么作用?你的理由?3.转动转换器,你的发现?4.转动遮光器,会发现什么?5.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那一面反射光线强?6.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上一篇:《练习使用显微镜》三步导学案    下一篇: 《练习使用显微镜》讲学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