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回延安导学案5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   题 :回延安【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和背诵这首诗,了解信天游。()2、能说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难点)3、能品味、感悟这首诗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学会有效展示。【预习案】(8分钟)知识链接1、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本文是作者 1956 年从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 激起昂扬的诗情,萌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抒情诗《回延安》。2、延安简介 由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 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 1935 年到 1948 年,延安一直是中央中共所在地,是 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13 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 运动、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 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信天游 也叫“顺天游” ,流行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 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用来抒情,也可叙事。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自学导航: 请朗读这首诗,独学完成下列问题给下列家加线字注音。搂定(    )  羊羔(    )  白羊肚 (    ) 糜 子(   )   油馍(   )  脑畔(     )2、、学生自由读诗,读出感情,划分节奏,标出韵脚。【探究案】(25分钟)自学导航: 反复朗读这首诗,先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不会的问题标上记号,然后和组员讨论交流,组长负责,推荐展示。1、《回延安》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全诗有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2、结合背景与诗歌内容思考,这首诗塑造了哪些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请在诗中找诗句并分析。学法指导:赏析语言时可从以下角度分析:动词、形容、叠词、修辞、内容、表达的情感。【案】(10分钟)1、《回延安》体裁是_  __,采用陕北_____的形式创作的。2、《回延安》中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例如:___    ____,_____________。3、《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①千声万声呼喊你_____   

 

回延安导学案5
上一篇:回延安导学案4    下一篇: 回延安导学案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