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上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目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地球上的五带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新盖天说:天在上,地在下,二者都是圆拱形。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体 。球体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球形的现象: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的大小: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长:地球表面积:6357千米6378千米6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千米21千米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地球仪地轴北极经线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极4、纬线和经线的比较:纬线和经线的比较:圆半圆否相等东西向南北向0 ° -----90 °0 ° ------180 °同赤道平行的线连接南北两级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0 ° ,赤道向北向南各至90 °.本初子午线是0 ° ,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至180 °a、是0°纬线,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b、是划分南北纬度的分界线。c、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N)(S)(3) 低、中、高纬度区。90°N90°S0°30°N30°S60°S60°N低低:0°至30°中中中:30°至60°高高高:60°至90°东经用“E”表示共180°西经用“W”表示共180°小大大(3)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70 °E20 °N40 °S70 °W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低纬中纬经纬网的作用: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1、读出各点的经纬度度数。2、判定A、C点位南北、东西哪个半球。3、图中各点位五带中的哪个带。A 60 ° N,60 ° W B  0 ° ,0 ° C40 ° S, 40 ° EA点在北半球西半球、C点南半球东半球A在北温带 B在热带  C点在南温带4、判定A、B和C点所在的纬线谁最长?所在的经线谁长?B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A、B和C点所在的经线一样长。5、地球上的五带人们根据      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太阳热量读右边五带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B      C       D        E(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①             ②            ③      

 

人教版七上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上一篇:人教七上1.1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地球与地球仪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